導語:“別心疼,以後我做一張好點的牀還給你!”40年後,樂清市翁垟街道雪灣村67歲的老木匠李永武架着老花鏡,前後忙活了800多天,打造了一張花梨木三退帳檐庭牀,兌現了當初賣掉家裏一張老式木雕花牀時對老伴的承諾。

“日圖三餐,夜圖一宿。”老李說,前半生爲生活操持,年過花甲才停下來爲老伴做一張心心念唸了40年的花梨木雕花牀。等到上漆、晾乾等工序後,這張牀將成爲老李和老伴王阿婆的寢具,這也是老木匠的愛情。

這是一張什麼牀?

“你看這張雕花木牀,用花梨木製成,高2.4米,正面寬2.7米,側面寬2.3米。”老李指着這張牀說,如此大的“體量”,可拆可裝,沉穩堅固,卻沒有用上一枚鐵釘,使用的便是古人傳下的榫卯結構。說話間,老李推開了一個屏風騰達,原來封閉的木板霎時間露出兩個鏤空八角形,如同平日裏開窗戶一樣方便。這不得不考驗一個木匠的技藝。

浙南地區的木匠技藝工序繁雜,分工明確,從製作到雕刻,再到上漆,都有專人分工。老李介紹說,他專門司職製作,特地拜託了以前的老朋友、老搭檔做雕刻,接下來還會請人來上漆。

老李笑着說:“我們老溫州人稱這種牀爲帳檐庭牀。你們後生兒也許不知道。帳檐庭牀,顧名思義,有帳,就是有可以填補的封閉式牀架,南方多蚊子,可以掛蚊帳;有檐,精雕細琢的屋檐;有庭,牀內還藏着一個小世界、一個小房間。”只見老李製作的雕花木牀雖然還未上漆,但精雕細琢的屏風、天花板等已經基本完工。他製作的雕花木牀有12腿10柱、牀周有圍、上方有頂、頂下有檐,底下還有高19釐米的地坪,兩側與後面有雕刻的騰達21個,大小不一,還有應手四扇、屏風25扇、天花板8扇。雕刻的多爲葡萄、卷葉等吉祥圖案及歷史傳說、神話故事。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整個牀在空間上分成三部分,也就是老李所說的“三退”。

在舊時年月,這樣的一張雕花木牀,“三退”裏面還可以容納一個梳妝檯、一個衣櫃、四張凳子和一個尿桶等。因此,這樣的雕花木牀就是現在的“臥室+起居室+衛生間”等的組合。

這是個什麼承諾?

“有句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看自身’。我在21歲那年開始學習木匠手藝。一干就是10多年。”老李說,出師之後,他便迎來了木匠事業的巔峯時期。當時不少小年輕置辦嫁妝都會請木匠上門製作,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專業方向——小傢俱。木匠工作,一天計“一工”,一年下來,老李可以做上300多工,基本上沒得歇息。

1974年前後,大女兒出生那年,老李給妻子製作了一張雕花木牀。“用的是常見的杉木,做得比較粗糙,那時候入行不久,手藝也還沒那麼好。但是做好後不久,就有鄰村的村民上門要出高價購買。”老李說,他至今都記得對方出的價格是380元,要知道當時他忙活一天的收入還是2元。經過對方的一番遊說,也經過自己的一番考慮,老李決定出售。妻子得知這一消息後,眼含熱淚。

老李說,當時家裏最值錢的就是這張牀了。見妻子心疼不已,他便拭去妻子的淚水說:“別心疼了。以後我做一張更好的還給你。”

1985年前後,小年輕的嫁妝也逐漸換成了電視機、縫紉機等時髦電器。老李的活計也逐漸冷落下來。此後,老李便不再做木匠活,相繼從事過電器販賣、服裝銷售、打樁等工作。

“爲妻重新打造雕花木牀”的承諾也就這樣隱匿在時間的洪流裏去了。一晃,大女兒也已過不惑之年。

老木匠的愛情是什麼?

年過花甲,兒孫滿堂,正是享清福的時候。前年,老李到北京做生意的兒子家玩,待了兩個月,老李卻渾身不舒服。“以前,忙活慣了,一下子停下來,悶得慌。”於是,老李很快回了家。見家中的席夢思空有“大肚量”,卻放置不了什麼東西。於是,老李又重操舊業做了一張有“牀橫頭”的簡單木牀。“好在我得空了,會給親戚朋友裝修、買傢俱把把關,還會自己做些小玩意。這木匠的手藝還沒丟。”老李說,一張牀做下來,30多年前那種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他便萌生了給妻子做一張雕花木牀的想法。

前年年初,老李和妻子前前後後跑遍了溫州舊貨市場和有老式雕花木牀的親友家,認真琢磨了各種雕花木牀的花樣。“我的二舅子祖上流傳下一張三退帳檐庭牀,經過一番比對,還是這張牀的花樣最得我老伴的心意。”於是,每天晚上睡前和每天早上醒來,他便會在心裏琢磨雕花木牀的樣式。

“在過去,三退帳檐庭牀都是官宦人家和大富之家才能使用的。尋常人家都是兩退,因此,在工藝上也相當複雜。”老李說,像是斧子、鑿子、刨刃、鋸條、墨斗等相關的傳統工具有的買都很難找到地方。於是,他跑遍了師兄弟家借到了數十套各類工具。

“叮叮咚咚……”從前年8月開始,老李的家中就整天響起各種敲打聲。推敲、斟酌、繪圖、製作、開料、選料、開榫做卯、組裝……老李已經記不得反覆畫了多少張圖,刨了多少塊木料。老李的用心,老伴看在眼裏。老伴王阿婆說:“每天一喫完早飯,他就坐在那裏,天黑了他也不休息。由於參照的三退帳檐庭牀有上百年的歷史,磨損嚴重,爲了推敲構件的尺寸,他還戴着老花鏡自己上網查資料。”

今年11月,800多天後,一張三退雕花木牀的部件終於初步完成。耗費了一整天時間,老李和老伴將雕花木牀拼了出來。老李說,老伴笑得眯起了眼。等到上漆、晾乾後,這張雕花木牀將成爲他們的寢具。

小編認爲現在年輕人的愛情也許是在西塘、在烏鎮睡雕花大牀爲樂,做一回舊時的大家閨秀和翩翩情郎。而本期的老李夫婦的愛情就是在年近古稀之年,用舊時技藝,一刀一劃埋下40多年的幸福註解,做一張雕花木牀,圓一個40年前的心願。

如果您也喜歡藝術,請搜索公衆號:

大臻藝術網

弘揚中國傳統工藝 / 整合藝術資訊

爲手藝人搭建平臺 / 深度挖掘國之經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