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如果說這個“兩山”建設是一場戰役,我們建完“兩山”是打了戰役的前半場,後面我們給工人發放工資,給工人發放補貼,給工人集中隔離。記者:爲什麼。

(原標題:央視新聞面對面丨建完火神山雷神山,工人們如何安置?)

央視新聞面對面丨建完火神山雷神山,工人們如何安置? (來源:視頻綜合)

2020年1月起,3萬餘工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武漢,投身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醫院建成後,如何安置這些工人,成了一道新考題。

滯留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人將回家:感謝信比錢重要

記者:那你們對於來源不同的這些工人們都怎麼讓人家回家的呢?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武漢市內的,他都自行回家去隔離。

記者:這是回去了多少?

滯留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人將回家:感謝信比錢重要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這個應該有七八千人吧。有一部分人呢,到其他的方艙醫院參與建設去了,這個大概也有3000人左右。

記者:那剩下兩萬人那又怎麼繼續安置人家呀?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應該是分幾個時間點吧,就是2月10日之前(結束工作)的人呢,不管是省內的還是省外的,我們給他開一個在這裏工作過的證明,他就回去了。我們考慮到他們的這個農民工這種特殊的身份,他隔離期間的這個生活費用,甚至有些當地政府要求住酒店隔離,包括這個我們就給他們300塊錢一天的這個期間的補貼。

記者:乘以14。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是乘以15,考慮(還有)一天路途。我們總共發了31000多人的隔離費用。

記者:您剛纔說2月10日這個時間點,有多少人都回家了呢?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31000工人最後我們留在這裏的是維保人員和集中留觀人員,就接近5000人。也就是說有26000人回家了,還有5000人是在這裏集中隔離。

記者:他們爲什麼不回家呢?回不去了,政策出來了?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嗯,政策出來了,就回不去了。

記者:那你怎麼安置人家啊?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當時呢,我們跟市裏面也諮詢了政策,他們叫集中醫學留觀。

記者:這是你們當初在邀請人家出來幹活的時候所沒想到要面對的一種局面吧?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是的,當時沒想到這個要留在這個集中居住隔離,也沒想到要留這麼久。

記者:你看你們每當以前做任何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僱你來,我們就是契約關係,我給你錢你給我做事。但這一次你覺得你們之間和工人之間,每一個建設者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滯留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人將回家:感謝信比錢重要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應該來講就是我們建設這個火神山和雷神山啊,是創造一個奇蹟。這些農民工他到現場來以後,有的工人幹24個小時、36個小時,他能夠堅持幹這麼長時間並不是爲錢所動,是爲當時火熱的現場這種驚心動魄的這種氣氛,是爲了完成這個任務來抗擊這個疫情這種萬衆一心的這種氛圍是感染的。

“兩山”建設者:反正我覺得這是我的榮幸。

記者:你們出來幹活。危險不危險,值不值得我冒這個風險,當時想這個問題了嗎?

“兩山”建設者:沒想。

“兩山”建設者:當時沒想。

記者:爲什麼沒想,這是個傳染病。

“兩山”建設者:這個我知道,那時候心裏想的就是隻要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去。不是爲了錢的事,要是爲了錢的事,我也不可能去。那個疫情當時也是很嚴重,要是一旦傳染的話也很麻煩。

記者:所以有了前期人家這麼不要命的幹及所以到了後期,雖然因爲種種外在原因,人家就滯留在你這兒了,你就得拿出一種什麼心思來對待這些滯留下來的員工?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如果說這個“兩山”建設是一場戰役,我們建完“兩山”是打了戰役的前半場,後面我們給工人發放工資,給工人發放補貼,給工人集中隔離。

記者:你覺得建設難,還是處理這個後期的這一系列的事情難啊?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應該來講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呢,我們覺得建設已經是登天之難了,但是後面的工作更難。每個工人都有他自己的客觀的訴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的場景和生活的場景,然後又在這種長期“封城”的這種狀態下,他們的這種心境和心情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在現場服務於他們這些工程師,這些小夥子,他們也是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和努力,甚至我們有一個工地上的這個工會主席,不知從哪來淘來一大批《故事會》來,發給工人。

滯留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人將回家:感謝信比錢重要

記者:在你們集團裏面,滯留在湖北的外省的建築工人還有多少,參加過兩山建設的。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目前有479人。

記者:你們準備陸續在多長時間內把他們消化掉?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我們準備陸續從今天(3月28日)開始,送他們返鄉。

記者:陳總你想過沒有,4月8日就等於是解封了,這個城就等於開城了。爲什麼不等到那個時候,一定要你們最後來解決?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如果能早一天就早一天,尤其是我們的這個醫護工作者返鄉以後,我們援漢的醫務工作者受到很高的禮遇和待遇,這些工友們他們在現場上面,他們感覺到他們有一些……

記者:他們也有榮譽感。

中建三局總經理 陳衛國:他認爲他們也應該有榮譽,起碼他們應該得到提前返鄉的待遇,所以早一天回家我們都要做這個榮譽,讓他們感受到,是認可他們的,他們也是英雄。並且我們也會爲他們每個人做一張這個榮譽的證書,能讓他這段難忘的經歷、刻骨銘心的經歷有一個物證,證明他曾經奉獻過,曾經在這裏拼搏過。

滯留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人將回家:感謝信比錢重要

記者:什麼時候回家?

“兩山”建設者:明天。

記者:那怎麼回去啊?

“兩山”建設者:也是上級領導派大巴送我們回去。

記者:你要是回去,怎麼,願意跟家人說點什麼事?

“兩山”建設者:因爲我們回去的時候,領導會給我們發那個什麼感謝信,那個拿回去就更感覺臉上有光了。

記者:你覺得它有多重要,這個感謝信。

“兩山”建設者:反正感謝信比錢重要。

“兩山”建設者:對。

記者:爲什麼?

“兩山”建設者:因爲我是英雄。我自己覺得我自己就是英雄。

李曦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