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青客公寓(股票代碼:QK)在納斯達克上市。青客公寓終於成爲“長租公寓第一股”。

  然而,上市也不一定是個好消息。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時上市似乎並不是一個好時機。上市之前,青客公寓就開始大幅削減募資額,從此前計劃的1億美元腰斬至4590萬美元左右。

  在這次IPO中,青客公寓的發行價爲17.00美元,開盤價爲17.35美元,盤中一度漲到19美元,但收盤時回落到17.64美元,市值爲8.37億美元。

  首日漲幅只有3.76%,成交量爲37.42萬股。距離破發並不遙遠。

  天眼查數據顯示,青客公寓在上市之前也經歷過多輪融資。2012年6月獲得紐信創投的天使輪投資;2013年12月獲達晨創投的A輪融資;2015年5月拿到賽富亞洲領投的B輪1億8千萬元融資;2018年4月17日完成數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摩根士丹利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凱欣資本聯合領投。

  常年虧損、擴張放緩

  但同樣,在長租公寓普遍虧損、債臺高築的行業常態下,青客公寓也不例外。

  據招股書顯示,青客公寓2018財年淨收入8.90億元,較2017財年的5.23億元增長70.3%,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9個月,淨收入爲8.98億元,較2018年則同期增長51.4%,相比增長率也在放緩。

  而淨虧損金額由2017財年的2.45億元擴大至2018財年的4.99億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9個月,青客公寓淨虧損爲3.73億元,高於2018年同期的3.24億元。

  總的來看,青客公寓已經連續3年虧損,累計虧損11.17億元。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青客公寓也在放緩擴張速度。

  截至2012年12月31日,青客公寓可供出租的房間數爲940間,且全部位於上海;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運營覆蓋的6座城市共有91234間房間,複合年增長率爲114.4%。

  但到了2019年,過去激進的擴張速度,也明顯露出疲態。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客公寓披露供給97621間房,增長率僅爲7%。

  債臺高築,負面頻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客公寓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合計4.50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爲,按照2018財年虧損近5億的數據來看,青客公寓賬上的資金恐怕不夠再支撐一年。

  另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客公寓總資產20.3億,負債卻高達27億,股東赤字總額爲19.71億元,負債率高達133%。

  此前,青客公寓還被媒體指出存在“租金貸”亂象,其租金貸模式是用提供折扣的方式,讓租客向金融機構借款,一次性預付租金。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65.2%的青客公寓租客採用了租金貸,未償還本金8.72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只有5.1%的租戶選擇了續租。

  此外,爲了解決相關資金問題,青客公寓還曾涉足過P2P。其合作的資金方之一“上海翔梓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就是一家P2P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其旗下的魔房寶平臺在7月曾被警方通報,實控人凌某還因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被逮捕。

  此前不久,Wework推遲IPO,房多多也遭遇上市破發的窘境,“互聯網+房產”相關公司在美股市場似乎都頗爲不順。而如今,擴張放緩、資不抵債,甚至連商業模式都備受質疑的青客公寓,即使上了市,未來依舊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