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的城市又下雪了!自打入冬一來,各地紛紛開始降雪,伴隨着降雪而來的還有各種美食,比如火鍋、麻辣燙、串串……但很多人喫了這些美食後會出現口苦、便祕、食慾不佳等症狀,這主要是人體“溼火”所致,所以說冬季想養生,找對方法是關鍵。

多喫富含鈣和鐵的食物

有研究表明,身體怕冷與人體攝入的礦物質較少有關係。例如鈣會影響心肌、血管以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鐵與缺鐵性的貧血密切相關,而卻鐵性貧血常表現爲體溫低、怕冷等。因此冬季可以多喫富含鈣和鐵的食物來提高身體禦寒的能力。

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醬、海帶、紫菜、黑木耳、芥菜等。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木耳、紅棗、黑豆等。

溫熱食物攝入要適量

俗話說:“秋冬進補,開春打鼓。”但是進補時,最好請中醫師辨別一下自己的體質,其根本原則是畏寒體質補陽,虛火體質滋陰,以達到陰陽平衡、身體強壯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進補。值得一提的是,進食補品宜在一天中較早的時候完成,以便身體的消化和吸收,且肉食要儘量烹製至熟爛,避免食用生冷乾硬食物。

進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一是植物性滋補品,如溫山藥、核桃仁、龍眼肉、 黑豆、當歸等;二是動物性滋補品,如羊肉、牛肉、甲魚、鹿茸、黃鱔、蝦等。

增苦少鹹

冬天腎氣較旺盛,如果一味地喫鹹味食品,會使腎氣更旺,從而使心臟力量減弱,極大的傷害心臟,因此冬天要減少鹹味食品的攝入量,以防腎水過旺;生活中可以多喫一下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功能,適宜的苦味食物有橘子、豬肝、大頭菜等。

多攝取蛋氨酸

低溫使人體肌酸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謝加快,而肌酸的合成和脂肪的代謝都需要甲基。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需要的甲基,因此,冬季可以多喫一些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葉類蔬菜等。

下雪的冬季很美,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科學養生,才能健康一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