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都在说小球战术,三分时代。很多NBA球队,如老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甚至不惜在自己的繁华盛世直接推倒重建。这种断崖式的跌落,让人唏嘘。

小球时代是怎么来的,三分球为什么在如今的时代大行其道?三分盛行,是横空出世吗?

非也。透过三个时代的顶尖三分好手,我们可以看到三十年来,三分球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战术核心地位。

提到三分,就不能不提如今的联盟当红炸子鸡——斯蒂芬-库里。萌神可以说是三分届的乔丹。甚至,不少人预测,未来,所有和三分球有关的纪录,都会刻上他的印记。

单场最多三分球命中的记录属于库里,单场13球。单赛季命中最多三分球的记录也属于库里,402个。NBA历史上仅有两次单赛季命中300记以上三分球,也都属于库里。命中率更加不用说,最巅峰的库里,在赛季场均出手11.2次的超高出手情况下,仍然交出了45.4%的恐怖命中。

有人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库里这样的球员,他是划时代的。

真的没有吗?

并非如此。只不过,他们就像春笋,他们的三分,同样强横,只不过,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没有完全破土而出罢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球员的技术特点。

米勒和雷阿伦就是就是这样的三分神射手。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对他们的要求,首先是一个射手,然后,才是三分射手。并且,在那个以内线为主的时代,射手是被内线肌肉群嘲讽的对象,因为,还没有球队围绕射手建队成功夺冠过。米勒6次打进东部决赛,1次杀进总决赛,最终都铩羽而归。雷阿伦更惨淡,不算凯尔特人和热火时期,雄鹿时期只打过一次东部决赛,超音速时期打一次西部次轮。

没有成绩的支撑,球员的处境就会很困难。尤其是关键比赛关键时刻,一旦三分失常,就要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毕竟,篮球的金科玉律是离篮筐越近,越容易得分,反之亦然。很明显,三分球的理念和篮球运动的本质是背道而行的。三分要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也更大。所以,有的球员,顶不住压力,妥协了。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优秀的外线球员,每场比赛三分球都投得比较少,不出空位机会或者不到必须出手三分的时刻绝不出手。而剩下的,哪怕坚持,也顶着无形的压力。

有意思的是,米勒、雷阿伦、库里,几乎刚刚好相差一个十年。87的米勒、96的雷阿伦,09的库里。一个进入巅峰末期,一个才刚刚崭露头角。仅仅是巧合吗?

无论是米勒也好,雷阿伦也罢,在他们的时代,都不是一线超巨。事实上,即便是库里本人,在14-15赛季夺冠前,也仅仅是被视为球星,而非一线超巨。

勇士14-15赛季的夺冠既是大势所趋,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那就是骑士一口气伤了欧文和乐福。当勇士一鼓作气拿下总冠军的时候,库里可以说彻底释放,才迎来了15-16赛季的大爆发。73胜,单赛季402记三分,说白了,就是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证明勇士的夺冠不仅仅是运气。

14-15赛季,库里常规赛命中286记三分,超过雷阿伦05-06赛季的常规赛269球记录,也仅仅是多了17球而已。米勒则是在96-97赛季做到过单赛季229球。非常有意思,三人,恰好,又几乎是相差一个十年。

米勒职业生涯三分球赛季最高出手为6.6次,命中率42.7%,也是生涯最高。雷阿伦职业生涯最高出手8.4次,命中率41.2%。6.6/8.4/11.2,不难看出,优秀射手的轮回与进化。

可以肯定地说,三分球从战术开发到被重用,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没有超过40%的命中,在以内线为主的时代,米勒和雷阿伦不敢那么频繁地投射三分。同样,没有这样的三分奇才,没有他们的成功,三分球很可能到库里的时代,依旧不会被人重视。你三分球再厉害,别人也只会把你当成工兵型球员对待,不会树立为球队核心,坚定夺冠信念。更难以想象勇士当年在库里和埃利斯双星闪耀的情况下,直接舍弃埃利斯围绕库里建队。

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三分射手们前赴后继为三分的发展和壮大披荆斩棘,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米勒、雷阿伦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代表,而库里,则是应时代而生的三分球集大成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