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快報訊 記者丁燦報道 作爲碧桂園首個產城融合項目——潼湖科技小鎮,自去年 9 月第一期正式開園後,昨日小鎮東部組團潼湖科學城產業發展中心揭牌並對外開放,同時舉行了潼湖科學城大數據產業園簽約儀式。" 十三五 " 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推動數字化產業融合發展正成爲重要內容,潼湖科學城應運而生。

新快報訊 記者丁燦報道 作爲碧桂園首個產城融合項目——潼湖科技小鎮,自去年 9 月第一期正式開園後,昨日小鎮東部組團潼湖科學城產業發展中心揭牌並對外開放,同時舉行了潼湖科學城大數據產業園簽約儀式。當天,來自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圍繞 "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產業的升級之路 "" 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及如何進行產業數字化升級 " 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將搭建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平臺

大咖齊聚潼湖科學城,探討數字化產業升級之路

潼湖科學城產業發展中心揭牌。

" 十三五 " 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推動數字化產業融合發展正成爲重要內容,潼湖科學城應運而生。其中潼湖科學城產業發展中心的開放是碧桂園產城融合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該中心將爲產業發展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潼湖科學城由碧桂園與思科強強聯合打造,位於深莞惠交界處的 " 廣東硅谷 " 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內,是潼湖科技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規劃面積 6 平方公里,於 2017 年 12 月全面動工建設。此外,潼湖科學城發力數字化、雲計算、智能化等高新科技產業技術,未來它將爲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與雲服務,且依託產業幫助上萬家中小企業提升信息化大數據應用水平。同時,潼湖科學城將助力仲愷高新區加速創新要素、高端要素的聚集,助力惠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潼湖生態智慧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德華表示,希望以碧桂園集團、思科公司爲代表的企業引入更多創新資源,爲潼湖生態智慧區打造廣東硅谷作出更大貢獻。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產城融合中心總經理劉寧表示,未來碧桂園集團將從三方面推動潼湖科學城乃至潼湖科技小鎮的發展:一是集聚產業資源;二是深耕專業領域,打造交流平臺;三是夯實做好產業運營服務。

總投資 10 億元大數據產業園落戶

大咖齊聚潼湖科學城,探討數字化產業升級之路

潼湖大數據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

當天,潼湖大數據產業園項目也正式落戶潼湖科學城,該項目是思科、碧桂園集團、潤楊集團共同在華南地區打造的超大規模綠色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據悉,潼湖科學城大數據產業園總投資 10 億元,計劃於 2020 年首期投產。此外,由思科公司、碧桂園集團和潤楊集團三方共建的大數據中心將於今年 5 月底正式動工建設,項目將直接服務於包括思科公司在內的潼湖科技小鎮各入駐企業,同時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深圳地區的大數據行業各高科技企業。

數字化已成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新方向

大咖齊聚潼湖科學城,探討數字化產業升級之路

圓桌論壇環節

數字化已然成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在 "2019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創新發展論壇 " 上,大數據專家塗子沛表示,今天的數據已經是一個產業,其上下游在互相協作。而數字化的下一站是什麼?塗子沛表示,製造業怎麼上雲是當下要探討的核心話題。同時,製造業要做到個性化的生產,則需要上雲,信息化、智能化、雲化的製造業管理意味着更加精細。

文思海輝集團副總裁黎傑關注 " 企業數字化的思考與實踐 "。他認爲," 數字化原生代 " 逐漸成爲市場消費的主流,數字化正在對商業環境產生日益巨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他們的數據已經變成了資產,有很大的價值。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符正平認爲,粵港澳灣區現代產業體系與產業一體化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他建議,以建設 " 廣深港澳 " 科技走廊爲契機,推動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探索 " 飛地 " 產業園區模式;此外還可構建產業合作平臺,聯合佈局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