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破壁壘 區塊鏈助貿易融通再進一步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宙潔 宋薇萍 ○編輯 林堅

伴隨政企雙方代表簽字落筆,上海電子口岸區塊鏈聯盟於7日宣告成立。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舉行期間,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令國際貿易融通再進一步。

在當日舉行的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區塊鏈+”新聞發佈會上,《上海電子口岸區塊鏈聯盟倡議書》正式簽署。

區塊鏈泛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分佈式共享賬本技術,對該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提升上海口岸查驗部門的監管水平,更能促進國際貿易各相關方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水平。

當日,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口岸辦)會同上海海關、上海虹橋管委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等單位,共同發佈並推出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區塊鏈+”多項應用成果。

單一窗口是國際通行的貿易便利化規則,是改善跨境貿易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口岸辦)副主任申衛華介紹稱,目前,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形成兼具“監管+服務”10大功能板塊,53項地方應用,對接22個部門。平臺充分運用區塊鏈技術延伸推廣到數字金融保險、數字供應鏈、物聯網、智能製造等商業環境領域,爲廣大企業免費提供國際貿易相關的公共服務。

申衛華表示,目前,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區塊鏈+”在跨境人民幣融資、醫藥供應鏈追溯、輔助海關智慧監管、融合第三方貿易服務等領域已取得了階段成果。

其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將依託單一窗口平臺大數據優勢,解決貿易融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這一核心問題,降低金融機構融資風險,壓縮進出口企業融資成本。

對此,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跨境人民幣業務部副主任葛慶表示,該項服務可以幫助國際貿易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便捷地在線向金融機構發起融資申請,企業可以在一個平臺完成實現從融資、支用、還款的全程操作。而金融機構可以提高精準授信水平,切實爲小微企業服務。

上海海關副關長葉建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已有國內外多方企業和研究機構對包括港口、物流、運輸、監管和金融等多個國際貿易相關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展開了試點。

“通過建設國際貿易可信共享區塊鏈平臺,將加強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構建以信任爲核心的新型監管模式。通過以數據驅動的自動化貿易流程和由可信數據作爲佐證的貿易賦能服務,可以最大化自貿區創新監管政策方面紅利,優化營商環境。”他說。

在業界,區塊鏈技術同樣在促進普惠金融和跨境貿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此次進博會上,工行發佈了“中歐e單通”“中非e鏈通”等貿易金融產品。

其中,“中歐e單通”是區塊鏈等創新技術與國際物流規則緊密結合搭建的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合作平臺。“中非e鏈通”是工商銀行自主研發、聯合南非標準銀行集團共同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首箇中非間數字化貿易金融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