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10時58分,隨着最後兩片分別重20噸的鋼杆件緩緩上吊、平移和精準對接到位,大瑞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怒江四線特大橋按期實現鋼桁拱合龍,標誌着大瑞鐵路重難點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這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鐵路拱橋,爲全線早日建成通車創造了條件,可允許四列火車同時停靠。

怒江四線特大橋位於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與龍陵縣交界處,全長1024米,江面到橋面的高度230米,橋面寬度24.9米,設計爲四線車站橋,全橋用鋼量4.6萬噸,相當於6.5座巴黎艾菲爾鐵塔的用鋼量。橋一端連接高黎貢山隧道,另一端連接金剛園隧道,受地形地貌影響,大橋主跨採用跨度490米的鋼桁拱,一跨飛越怒江天塹和峽谷地帶,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型鐵路橋樑的最大跨度,爲中國在複雜條件下新結構橋樑的設計、科研和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怒江特大橋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周邊環境的保護。同時,該橋地處高烈度地震帶,橋樑設計上採用提籃式鋼結構,橋樑穩定性抗震性強。據介紹,橋的造型宛如一道美麗的彩虹飛跨怒江和峽谷,全橋建成以後,這座橋將與怒江、高黎貢山等融爲一體,成爲大瑞鐵路上一張亮麗的名片。

據瞭解,大瑞鐵路全長330公里,是中緬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完善路網布局和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成通車後,大理到瑞麗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公路的6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左右,將極大改善滇西地區的交通運輸格局,結束雲南省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不通火車的歷史,對推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與人員友好往來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