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已經結束一週,在此期間,指數雖然沒有太大波動,但是個股表現卻異常活躍,特別是最近領導層頻頻關注股市,讓市場的熱點不斷,當然,賺錢效應也開始呈現。在賺錢效應出現的時候,要麼跟隨熱點,使得利潤最大化,要麼就守住那些有上漲可能的個股。

但是熱點的把握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守住那些上漲概率較大的個股也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機構的持倉變化就是其中的一個衡量標準。

從三季度報顯示的結果看,市場一共有834只個股受到了機構的增持,而增持規模跨度也比較大,下面通過數據來進一步觀察!

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季度機構增持億股以上規模的個股達到90家,而千萬股級別以上規模的個股也有235家,百萬股到千萬股級別家數最大,有318家。由此可見,機構對這些個股的參與程度也大不相同。

那麼這些被機構增持的個股最近的表現如何呢?股價的波動與機構的增持規模是否成比例呢?同樣通過數據來說: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最近一波上漲的過程中,雖然機構有所增持,但是並不是所有個股都出現了上漲,還是有65只個股股價出現了下跌,而漲幅在10%以下的個股也有327只,但是,更多的是漲幅超過10%的個股,其家數達到438只。而在上漲的這些個股中,漲幅超過40%的個股數量達到13家,並且,這些個股在三季度機構的增持股數跨度也相對較大。從幾十萬股到幾十億股不等。如圖:

但是不管如何,從機構增持的角度,三季度機構增持的個股已經有超過90%以上的個股在本輪上漲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只有剩下的65只個股還處在回調階段,那麼再通過三季度淨利潤的排名進行篩選,可以得出這些個股: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些個股雖然最近的回調幅度並不是很大,大多都是在10%以下的回調,但是在整個機構增持的概念下,也顯得比較另類。

機構既然已經增持,那麼就一定有看好這些個股的理由,同時,這些個股的業績也是相對較好的,至少保證了在公司經營層面大概率不會存在踩雷的風險。既然如此,有了較好的經營情況,又有機構看好,而其他機構看好的個股已經出現了上漲,那麼這些個股相信在後期也會有不錯的表現,值得投資者的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