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

就像小時候,大概誰都幻想過自己身懷絕技,可以神出鬼沒劫富濟貧,一出手一不小心還能拯救世界。

我甚至還幻想過自己跟竹林公主一樣,是天上掉下來的小仙女,等到長到15歲,就會羽化成仙,一衆天兵天將敲鑼打鼓駕着祥雲來接我回天宮……

但現實是殘酷的,原來這世上沒有天宮沒有仙女,甚至連女俠都沒有……我們這個現代好無趣,既沒有江湖也沒有武林大會,什麼執劍走天涯統統都不存在。

直到看到了諜戰片,才發現,哦,原來現代世界裏也有一些揹着第二身份的人,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裏,幹着驚心動魄的機密行動,保衛着家園和百姓。

他們是否真的存在,我不知道,我也無從知道,可是,這樣的電影毫無疑問滿足了我們對現代英雄的想象,比起漫威電影的復仇者系列,更貼近真實世界,讓我的想象也有了真實背景的依託,生出更激動和澎湃的崇敬之情。

《碟中諜》系列就是個中翹楚,從1996年開始的第一部電影,直到最近剛上映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一直霸佔着觀衆心中的諜戰片高位,湯姆克魯斯更是間諜中的標誌性人物,每次都能在命懸一線中搞定毫無希望的任務,讓大家從任務開始時就倒吸一口冷氣,一直提着心直到影片結束才落地。

本想着同一系列的電影,放到第6部應該也沒什麼可看的了,但沒想到豆瓣上還能打到8.2分,居然比《碟中諜》還高(8.0分)。從海報上看,湯姆克魯斯已經從22年前的帥小夥長成了略帶滄桑的中年大叔,但戲中的打鬥場面依然看得人血脈賁張,對得起觀衆出的影票錢。

碟6的“重視每一個生命”這個主題,更是讓湯姆克魯斯這個角色顯得有血有肉,成功撩人無數。這種魅力讓中槍的陌生女警甘願配合,讓前現女友結盟共同加入保衛戰,熒幕外的女觀衆們大致也像我一樣無可救藥地戀上了這個角色。

除此之外,影片的節奏感真的非常帶感,從CIA的黑人女領導出場,我就被震撼了,她帶着手下走出來的時候,利落的步伐伴着驟然響起的音樂節奏,氣勢磅礴霸氣側漏,立刻就讓人進入振奮的狀態。

總之,這部電影可圈可點的東西很多,對於我這種一不懂技術二不懂背景的人來說,整個流暢的情節和激動人心的氛圍就足夠讓我給它評高分了。

無獨有偶,最近還看了一本關於特工的小說《化學家》。與大部分特工故事不同的是,《化學家》的主角是女特工,碟6中哪怕身手不凡的伊莎女間諜也只不過是湯姆克魯斯的陪襯,但《化學家》中的亞歷克斯女特工是真正的主角,故事從她的視角展開,以她的經歷爲主線,串起了一個驚險又浪漫的特工故事。

如果女孩子們並不滿足於幻想成爲英雄的心上人,還野心勃勃幻想自己成爲一個女英雄,那看《化學家》就再合適不過了。代入一個特工的身份,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展開驚心動魄的行動,征服路人無數,最重要的是,還能迎來愛情和事業雙豐收的結局,實在是讓人滿足。

《化學家》的作者斯蒂芬妮·梅爾,畢業於楊伯翰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就是寫《暮光之城》的那位作者,對,就是電影《暮光之城》系列的原作者。她寫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是世界級的暢銷書,改編成的電影也是院線熱門,曾轟動一時,併成爲經典。

《化學家》這本書,畫面感十足,目測也很有可能會被搬上大熒幕,成爲另一部熱門電影。

“化學家”是女特工亞歷克斯的一個外號,她以化學天才而得名。故事一開始,她就在不停地逃亡。她是爲美國政府某個祕密組織工作的特工,卻因爲知道太多機密而被組織追殺。爲了逃脫組織的滅口,她隱姓埋名,輾轉逃亡於各個城市。依靠化學天才的本事,她給自己佈下了密不透風的防護網,躲過了一次次性命危機。

在一次逃亡行動中,她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組織分配的一個任務,因此認識了一個普通人丹尼爾,卻在一開始把他當成險惡的病毒傳播者來審訊,經過一系列波折,她才意識到丹尼爾只是普通人,而自己卻陷入了一個圈套。

到底該何去何從,幕後主使究竟是誰,面對愈加複雜的局面,亞歷克斯進退維谷。好在,陰差陽錯下,亞歷克斯陷入的圈套反而給了她一線生機,她遇到的敵人正是丹尼爾的兄弟——另一個特工凱文。在丹尼爾的撮合下,兩人開始冷靜分析局面,發現大家有着相似的背景,面對着共同的敵人,於是兩人化敵爲友。

爲了能夠從嚴峻的形勢中抽身,亞歷克斯從單獨行動轉變爲小團體合作。兩個在不同領域身懷絕技的特工加上一個只會惹事的普通人小白,組成了一支搞笑又溫馨的隊伍,展開了一場絕地逢生的自救行動。

在這場行動中,亞歷克斯看似弱小但實則機智強大;丹尼爾溫柔可愛,但時不時也會散發強大的男性魅力;凱文自信搞笑,能力卓越,是個靠得住的拍檔。

每個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細節刻畫到位,就如看電影一般身臨其境。

爲了讓故事顯得更專業,斯蒂芬妮·梅爾做了不少功課,她去採訪了退休特工,瞭解了防毒面具的知識,以及佈置死亡陷阱的技術知識。她還讓警察給書中毒品交易的部分描寫把關,還向空軍和海軍朋友諮詢,瞭解特工和槍支的知識。而主角亞歷克斯具備的化學家屬性,她更是向分子科學學院的博士取經,從而能夠把下毒和各種化學武器描寫得更專業更生動。

在這強大的專業背景下,儘管劇情略顯老套、簡單,但邏輯嚴密、專業細節豐富,塑造的人物事件看起來真實可靠,就好像真的特工在講自身經歷一樣。

對女性讀者來說,書中的愛情描寫也是一個驚喜,至少我這個中年大媽就被撩的心動了。也許是女作家的感觸更細膩,思維方式也更貼合女性讀者,因而,梅爾對愛情的描寫,就像在《暮光之城》中的表現一樣,更能觸動女性讀者。沒有什麼比一個溫柔高大帥氣純粹的男人和一個懵懂單純聰明果敢的女人之間的愛情更令人憧憬的了,那種悸動和後知後覺,即便沒有拖泥帶水卻能使情節更豐富的三角戀也足夠撐起整個愛情故事,讓人看得心滿意足。也是這段愛情,讓這個故事增色不少,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又促成了完美的結局,實在是大快人心。梅爾真的是個中高手。

驚險刺激的特工生涯確實精彩十足,引人入勝,然而這種把心提在嗓子眼兒的生活卻不是長久之計,誰都不願意過一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所以,特工們都希望能製造一起死亡事故,抹殺自己曾經的身份,從此隱姓埋名,過上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所以,這看似平淡的結局,其實非常符合人性,儘管在緊張的環境下,一個人身體和智慧的無窮潛能纔可能被激發出來,散發出耀眼的光華。但平淡的生活卻終究是他們的渴求,哪怕刀鋒會變得遲鈍。

想到這裏,反觀平淡生活着的我們,豈知這不是真正的幸福呢?而在這平淡的生活中,我們還能偶爾以故事來佐一味驚險刺激,該有的都有了,如何還能奢求其它。

更何況,也許就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中,有些英雄正豁出性命在戰鬥,僅爲了我們能夠平靜生活。

嗯,永遠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和一種生活方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