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告诉那些想要通过回到过去以逃避现在的人:这么做是没有用的,你无法得到解脱,反而还会把现在的生活搞得一团糟,那些仅存的美好记忆也会因此变得污浊不清。[美好年代]将几种生活交织缠绕在一起,互相比较:有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戏里的生活。

2019年既是世界电影的大年,也是法国电影的大年。

女性视角的古典文艺片[燃烧女子的肖像];备受争议的波兰斯基新作[我控诉];近年来最生猛的处女作[悲惨世界];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我失去了身体]…

当然也少不了法国主流电影中最具娱乐性和票房号召力的喜剧电影。

去年最好的法国喜剧电影,就是[美好年代]。

[美好年代]

豆瓣8.2,IMDb 7.5,烂番茄87%新鲜度

[美好年代]是法国导演尼古拉斯·贝多斯自编自导的第二部电影,延续了处女作[阿德尔曼夫妇]的故事——与往事的纠缠,获得了今年凯撒奖的10项提名,拿下了“最佳原创剧本”等3项大奖。

导演前作[阿德尔曼夫妇] 豆瓣8.3 IMDb 7.3

[美好年代]被称作是法国版的[甲方乙方],它的另一个译名[美好拾光公司],就好比[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业务。

“如果时光倒流,你想回到哪天?”对于每个逃避现实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新奇点子。与其缅怀,何不重演过去?于是提供“造梦”服务的公司也应运而生。

[甲方乙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但[美好年代]不是个“重温过去+修复现在”的简单故事,也不是时空穿梭的奇幻片,它借着俗套的中年危机,愣是玩出了花。

有创意,有笑料,是一出典型的法式喜剧。同时避免了不切实际的浪漫,无意讨好观众。电影里的爱情没有花巧的包装,相当实际。

因为一个被妻子先绿后离的中年人,对爱情早已不抱太多幻想了。

中年危机

维克托是一名漫画家,为报纸绘制时政讽刺漫画。

因为纸媒式微,他被开除了。人生三大不幸,维克托先占其一:中年失业。更倒霉的“临老入花丛”还在后头。

维克托是一个拒绝与时代并行的倔驴,排斥一切新鲜事物,始终坚信七十年代才是最棒的美好年代——那个人们可以自由谈论种族问题,聊天时互相对视而不是看手机的年代。

妻子玛丽安娜和他恰恰相反。

她喜欢时兴的高科技玩意儿,连睡觉都要带着VR设备,还和一个比维克托更年轻更有激情的男人睡过。

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强化了二人之间的冲突,婚姻关系名存实亡,电影最初的喜剧资本也就此建立。

最终,维克托被妻子赶出了家门,落魄失意,流落街头。

维克托的儿子有个好朋友安托万,开了一家名叫“时间旅行者”(Time Traveller)私人定制服务公司。

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还原他所需要的历史场景,设计沉浸式的戏剧体验,再安排一群演员来陪他一起演戏,打造完全令人信服的前世之旅。

这个概念或许会让你想到[楚门的世界]、[列夫·朗道]、[下一站天国]、《西部世界》等。

“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所以维克多接受了“时间旅行者”公司的邀请,免费体验他们的服务。

有人选择成为希特勒的左膀右臂,随他大杀四方;有人选择与海明威把酒言欢,畅聊文学;而维克托则选择回到1974年的5月16日,他和妻子相遇的日子。

进入这场戏的第一天,维克托完全振奋了。

电视播放的节目,黑胶唱机播放的音乐,再到抽的香烟和穿的衣服,以及所有的生活用品,整个七十年代寻他而来,不单单是视觉上的敷衍。

虽然会有一些小细节暴露这仍是现代社会,但维克托已经很满足了。

在为维克托造梦的同时,安托万也有自己的心事。安托万和女朋友卡米尔闹矛盾,然后让她去扮演维克托的妻子。

然而,电影并没有沉浸在怀旧之中,很快就跳脱了出来,感伤主义被黑色幽默所取代。

在陪着维克托表演的过程中,安托万的女朋友卡米尔摘掉了对台词的耳机,她在跟安托万赌气,开始了临场发挥。

卡米尔不按套路出牌,本意是为了搞砸这场戏,可维克托完全不在乎,他被卡米尔的美貌的任性所吸引。也给这场戏带来了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荒诞感。

原本为了还原历史而排练的戏,成了一场即兴表演,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元戏剧”。

卡米尔为了报复安托万,还在戏里亲吻了维克托,假戏真做。这让安托万彻底爆发了,他发疯一样大喊大叫,“这是假的,都是假的,就连我自己也是假的。”

他似乎也有点怀疑,“时空旅行者”计划存在的意义:用假的代替真的,直到假的变成真的,那么还有什么是真的?

最出彩的一个片段是,维克托带着卡米尔在片场一路闲逛,完全无视既定的剧本,就像一对恋人在影视基地散步。

他们路过隔壁的片场,是一出有关希特勒的戏,维克托狠狠地打了希特勒一个耳光,然后接着往前跑。

那个瞬间,模糊了戏剧和现实的界限,也模糊了真实和表演,是整部电影里的一个神来之笔。它完美地诠释了,在电影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点好莱坞黄金年代歌舞片的自由奔放,又有古典戏剧的浪漫。

两人在此前都吸了大麻,喝了酒,因为他们自身的状态,带着整部电影也飞了起来。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1974年。

那次放纵过后,维克托仿佛迎来了新生,也爱上了卡米尔,天天盼着和她见面,演什么都无所谓。场面有点失控,也偏离了维克托想要重回七十年代的初衷。

法国喜剧

维克托和卡米尔的突然“私奔”,这就是很典型的法国喜剧电影的转折。

法国喜剧电影的情节往往一波三折,但不是无厘头和天马行空,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有猝不及防闯进来的闹剧,比如经典的“的士速递”系列。

随着维克托越陷越深,他的免费体验也到期了。为了继续和卡米尔在一起,他甚至卖掉了和妻子的公寓。牺牲现在的生活,来供养虚假的七十年代。

又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按照写好的剧情走,所以接下来的剧情,作为客户的维克托,可以重新设计。

他拾起画笔,画下了自己和卡米尔在一起的每个场景。

看出了一种[罗马假日]的感觉

直到卡米尔看到了维克托房间墙上的画,也就是所谓的“分镜图”,她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及时退出这场戏。

随后“时间旅行者”公司为维克托安排了另外一个人,可他完全无法接受。一气之下竟要去寻找卡米尔。

这是剧本另一个巧妙的地方,维克托进入这场戏,是为了寻回过去的妻子;想不到竟爱上了虚拟的角色,现在她也离开了。

戏里戏外,两次被抛弃,好梦被惊醒。

后来维克托在另一个片场遇到了卡米尔。

- 我想我真正爱上你了。- 你向我索取的,只是记忆中的爱人。- 是的,但这样并不会有随之而来的悲伤。

维克托不知道的是,这场戏就是专门为他安排的,是一场让他可以从戏里抽身回到现实的戏。

电影的结尾,又一次回到了维克托那场戏的开头。同样的餐厅,同样的音乐,同样的位置,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

只是这一回,走进来坐在维克托对面的女人不是卡米尔,而是他的妻子玛丽安娜。起初她有点不适应,泼了一杯酒之后慢慢进入状态了。

这出戏是为玛丽安娜安排的,这回换维克托扮演七十年代的自己。

在玛丽的深情告白之后,原以为夫妻两人要就此和解,来一个深情拥抱。

但是我想错了。那样就不是法国喜剧的风格了。

在妻子离开后,维克托脑子里想的还是卡米尔。他对妻子的回应和动容,只是他作为这场戏的一个演员的反应。

这个反转让结局变得不那么俗套和刻意,带有一点的戏谑和暗黑。它告诉那些想要通过回到过去以逃避现在的人:这么做是没有用的,你无法得到解脱,反而还会把现在的生活搞得一团糟,那些仅存的美好记忆也会因此变得污浊不清。

这样的反讽,正是法国喜剧最大的特色,也是[美好年代]在主题上有别于[甲方乙方]的地方。

维克托不会说,“1974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他只会说:“1974年过去了,我想一直留在那。”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

法国人善于自嘲,法国喜剧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在制造笑料的同时,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欢迎来北方]中,主人公为了逃避北方的工作,伪装成残疾人,人们在嘲笑他这种行为的同时,也让人开始思考对北方的偏见为何存在;[天使爱美丽]中,尖酸刻薄的蔬菜店老板,总是嘲笑他的弱智店员;[触不可及]中,黑人护工也总拿菲利普的身体残疾开玩笑。

2008年,[欢迎来北方]打破了[虎口脱险]保持了42年的法国影史票房纪录,两部都是喜剧电影

原本以为维克托在积极地过着两种生活,结果到头来发现,他其实仍然只过着一种生活。而且是过去的生活,覆盖了现在的生活。

[美好年代]最后把时光停留在了戏里的七十年代,它让观众继续审视,也足以引发这样的思考: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人人在餐厅里随意抽烟,自由说话的七十年代,生活就真得更好了吗?

角色扮演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从国外到国内,从电影到电视剧,采用“角色扮演”来模拟日常生活的故事情节,一直都有出现。将“角色扮演”模式演绎到极致的,是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的[神圣车行]。

在《电影手册》评选的2010年代(2010-2019)十佳影片中,[神圣车行]位居第二,仅次于《双峰》

从[顽主]的“三T公司”到[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到[私人订制]的“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再到[美好年代]的“时间旅行者”。

[顽主] 3T公司:“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些业务都只能存在于电影里,无法走进现实。这不仅是电影独有的魅力,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重塑的回忆与虚构的剧情中,理性是否能够战胜感性?

答案是,能。你很清楚那是假的,越是对过去留恋,就越不会轻易相信。

同样是在电影里为他人“造梦”,[顽主]是讽刺的,[甲方乙方]是温情的,[私人订制]是坦诚的。

而[美好年代],可以说是讽刺与温情并存。

由于生活的困顿,会有人选择在喜剧里面发泄和解脱。但往往是笑得越开心,现实的苦难被反衬得越大,最后还是要想办法直面生活,解决问题。

笑是致幻剂,它不是百忧解。

[美好年代]将几种生活交织缠绕在一起,互相比较:有过去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戏里的生活;戏里的生活又分为写好的生活和跳出剧本的生活。

最后只有一种生活会脱颖而出,把其他的比下去.尽管它可能不是最美好的,但胜出的一定是现在的生活。

毕竟你唯一能扮演的,且有可能演好的,只有当下的自己。

你有想要回去的"美好年代"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