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到大雪+降溫突襲!今日立冬,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這兩天

山西多地迎來今冬第一場雪

廣靈

萬榮

臨汾

11月6日:北中部多雲,南部陰天間多雲,晉中、臨汾、運城、長治、晉城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雨夾雪, 山區有雨夾雪或小雪。最高氣溫:全省4~11℃。

11月7日:北部晴天間多雲,中南部多雲,臨汾、運城、長治、晉城等地的大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雨夾雪,運城的部分地區有中雨,山區有中到大雪。最低氣溫:北中部及南部山區-8~0℃,南部其餘地區1~5℃;最高氣溫:全省6~12℃。

11月8日:北部晴天間多雲,中南部多雲轉晴天,太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地區有雨夾雪或小雪,平川有小雨。最低氣溫:北中部及南部山區-6~0℃,南部其餘地區1~4℃;最高氣溫:全省8~15℃。

今日

我們將迎來立冬節氣

立,建始也

表示冬季自此開始

冬,即終了

表示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

於是立冬便作爲冬季的開始

立冬時間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農曆九月三十

立冬三侯

一候 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在此節氣到來之際,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 地始凍

立冬之日,“地始凍”。意味着接下來的日子裏,天氣嚴寒,土地也開始凍結。

三候 雉入大水爲蜃

立冬之日,“雉入大水爲蜃”。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爲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

立冬需注意

保持空氣流通

冬季,人們習慣把門窗緊閉,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和消化道消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

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多發季節,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加強鍛鍊

冬季,天氣寒冷,身體抵抗能力會有所下降,所以一定要抽出時間進行鍛鍊,增強體質,防止生病。

注意起居

立冬時節正處在秋冬交替時期,此時節,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調整,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早睡晚起。

另外,在冷高壓影響下,冬天的早晨往往有氣溫逆增現象,即上層氣溫高,地表氣溫低,過早起牀外出,會使身體受害。

調節心態

冬天比較冷,做事常常感到沒勁,想窩在被子裏面睡懶覺,容易產生懶惰的心理。所以要學會調節自己心態,積極向上,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要及時與親人朋友進行溝通放鬆,隨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背部保暖

冬季由於自然界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而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立冬飲食

“北喫餃子南喫鴨”

“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的規矩是喫餃子,有“北喫餃子南喫鴨”之說,因爲水餃外形似耳朵,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按規矩,立冬這天應喫“倭瓜”餡的餃子。

適當喫羊肉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爲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禦寒效果最好。

多喫含碘的食物

甲狀腺素能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胡蘿蔔可禦寒

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立冬習俗

◇ 補冬:爲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地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喫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喫新鮮蔬菜,喫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 拜師:古時候,冬季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尤其立冬這天,不少村莊裏都會舉行拜師活動,學生會帶着小點心去探望老師,以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

◇休息: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立冬

今日立冬

天氣愈發寒冷

記得喫餃子

火鍋也可以哦~

▌信息來源:網絡

▌商務合作請勾搭:18635172297

▌編輯:點妹

小編工資已與掛鉤,一一分錢

求!打!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