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虧損不斷擴大,海馬汽車在4月24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ST海馬”。海馬汽車分析,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部大環境以及公司品類戰略實施和產品進一步聚焦的影響。

海馬汽車鉅虧兩年被*ST,股票今跌停,“翻身仗”難打

新京報訊(記者 蔡妍霏)根據4月22日晚海馬汽車發佈的2018年財報,2018年海馬汽車歸母淨利潤虧損達16.37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擴大64.65%。2017年、2018年兩年,海馬汽車累計虧損逾26億元。

由於虧損不斷擴大,海馬汽車在4月24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ST海馬”。4月25日,*ST海馬開盤即跌停。

面臨不斷擴大的業績危機,海馬汽車寄希望於在上海車展上新推出的產品——海馬8S來打開新局面,目標月銷1萬輛。海馬方面表示,力爭用一年的時間走出虧損困境。但今年7月海馬8S正式上市後,能否助力海馬擺脫邊緣化處境,打贏一場“翻身仗”仍不好說。

  2018年淨利潤虧損擴大64.65%

財報顯示,2018年度,海馬汽車營業收入爲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16.37億元,較2017年虧損擴大64.65%;基本每股虧損0.996元。這也就意味着,海馬汽車已經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淨利潤爲負值,且虧損不斷擴大。

海馬汽車分析,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部大環境以及公司品類戰略實施和產品進一步聚焦的影響。短期內的銷量下滑和業績變動,是在其意料之中的。

而事實上,此前海馬汽車在披露2018年業績預告時,就曾受到來自深交所的問詢。深交所要求海馬汽車解釋爲何2018年第四季度虧損額度遠超前三季度虧損總額。彼時,海馬汽車回覆稱,主要原因包括部分產品逐步退市等涉及的相關資產以及存貨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對出口應收賬款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因終止研發項目造成研發支出費用化等影響當期損益;因經營性及其他等影響當期損益等。

  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值得關注的是,4月22日晚,海馬汽車還發布了另一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暨停牌”的公告。海馬汽車稱,鑑於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淨利潤(經審計)爲負值,公司股票4月23日停牌一天,4月24日開市起復牌。與此同時,公司股票自4月24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爲“*ST海馬”,日漲跌幅限制爲5%。面對“命懸一線”的不利局面,海馬汽車稱“公司董事會正在積極主動採取措施,力爭儘快消除退市風險”。

4月25日,*ST海馬開盤報2.57元每股,最高達到2.67元。但到了上午九點半,該股跌4.81%報2.57元跌停,總市值42.27億。

賣掉117套房產以謀求流動資金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公佈財報的同一天,海馬汽車還宣佈,即將出售在上海、海南的117套房產。公告顯示,海馬汽車擬通過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並公開出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36套閒置房產(總面積4339.5平方米)和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的81套閒置房產(總面積6280.6平方米)。數據顯示,上述房產的賬面原值共計3386.17萬元,賬面淨值共計1656.88萬元。

業內認爲,海馬汽車此舉是爲了盤活公司閒置資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但能否改善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還未可知。

寄希望於海馬8S打開新局面

事實上,面對業績下滑、淨利虧損擴大,海馬一直試圖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突圍,實現企業的自我轉型。

此前,海馬汽車曾表示將重點發力新能源汽車。根據其計劃,到2020年,深混產品和全新結構的長續航智能網聯電動車也會投放市場;到2025年,海馬將會徹底淘汰純內燃機產品。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對業績的改善效果暫時不太明顯。

在2019上海車展上,海馬汽車對外發布了海馬8S,該車定位於緊湊型SUV市場,計劃今年7月上市。由於海馬8S是海馬汽車品類聚焦升級後推出的首款產品,海馬汽車對其寄予厚望,將月銷量目標定爲1萬輛。

在財報中,海馬汽車稱將利用海馬8S等新品上市,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銷量,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及持續經營能力。海馬汽車執行總經理李偉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海馬8S是海馬汽車在執行新的品類戰略背景下的產品,未來海馬汽車的SUV產品會聚焦在強動力上,8S承載了這樣的使命。”

此外,海馬汽車還試圖通過新零售模式提升市場銷量。在上海車展上,海馬汽車宣佈與京東開啓新零售戰略合作,海馬將在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除了提供整車銷售服務,還將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以推動智能定製業務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目前情況,大多數自主以及合資品牌都推出了多款“走量”新車,且新零售模式已經廣泛運用於車企的汽車銷售中,2019年海馬汽車想要實現突圍並非易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