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父(1879-1951年), 我國近現代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名倫,字劍父,後以字行。生於廣東省番禺縣,早年師事居廉。

高劍父與陳樹人、高奇峯一起致力於中國畫改革,後人稱嶺南畫派。擅畫山水、花鳥、走獸,亦作人物畫,兼長書法。

高劍父兄弟六人,他行四,五弟高奇峯,亦善畫,與他同爲嶺南畫派的先驅。高劍父自幼失去雙親,家境貧寒。少年時曾在族叔的藥店中做學徒。其族叔能醫善畫,使高劍父從小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14歲時經人介紹,他隨居廉學畫。因聰穎敏悟,進步較快,深受居廉器重。一年後又入黃埔水師學堂學習,不久因病輟學,仍回居廉門下研習繪畫。

17歲時,高劍父轉入澳門格致書院(今嶺南大學前身),從法國傳教士麥拉學習素描。不久,返回廣州,在述善小學堂任圖畫教師,又從當時在兩廣優級師範任教的日本畫家山本梅崖處接觸到日本繪畫。

通過與麥拉、山本的交往,使高劍父進一步開闊了眼界,接受了外國藝術的滋養,從而初步奠定了他改革傳統中國畫的志向和決心。

以後,他又東渡日本,以求深造。初與廖仲愷、何香凝同住一處,以賣畫爲生,並先後加入白馬會、太平洋畫會、水彩畫會等日本繪畫組織,研究東、西方繪畫。後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

1906年,他參加了同盟會,任廣東同盟會會長,積極從事民主革命活動,並與陳樹人、高奇峯等人先後在廣州、上海創辦《時事畫報》、《真相畫報》及審美書館,宣傳革命主張,倡導美育,推行中國畫的革新運動。

於是以高劍父爲首的嶺南畫派,開始以嶄新的面目活躍於畫壇。因他對當時的軍閥、官僚統治極爲不滿,遂放棄從政,辦春睡畫院,收徒授藝,專心致力於中國畫的革新。

1930年,他到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及南洋羣島等地考察,並舉辦個人畫展、宣講中國美術。爾後又赴歐美考察美術。

其畫多次參加國際展覽,引起歐美畫壇的重視,先後獲得意大利萬國博覽會金獎、巴拿馬及比利時萬國博覽會最優獎,部分作品還被一些國家的博物館收藏。

高劍父晚年主要從事美術教育,除春睡畫院外,還先後創辦過南中美術專科學校、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並擔任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教授,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如方人定、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黃獨峯等都出於他的門下。

高劍父一生不遺餘力地提倡革新中國畫,反對將傳統繪畫定於一尊;主張折衷,即一方面折衷於傳統文人畫與院體畫之間,又折衷於中國傳統繪畫與東西方繪畫之間;強調兼容幷蓄,取長補短,存菁去蕪。

在創作上,他對人物、山水、花鳥均有很高造詣,其畫筆墨蒼勁奔放、充滿激情。另外,他還長於書法,喜用雞毫筆,風格雄厚奇拙。

高劍父先生活動於辛亥革命的風雲之中,他的藝術創作也貫穿着他的革新思想。他既有深厚的傳統繪畫基礎,又從事過西洋繪畫的研究,在藝術上得到不少新的啓示。他是近代我國最早嘗試融合中西和東洋畫法的先驅。

高劍父先生既擅長寫意,也能畫工筆;他大膽地融合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和西洋、日本畫法,注重寫生。

他的繪畫追求透視、明暗、光線、空間的表現,尤其重視水墨和色彩的渲染,創造出一種奔放雄勁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在近代中國畫壇上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