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2個月全國減稅降費4027億元 積極財政加力仍有空間-證券日報網)

3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採取實打實、硬碰硬的舉措,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今年前2個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隨着4月份按季申報大徵期的到來,企業享受減稅降費的統計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安永大中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夥人陳翰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實施的減稅降費舉措取得了較大成果,反映出政府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承諾的決心,最關鍵的是,這些舉措爲國內市場帶來了信心的復甦。

“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是應對疫情的重要舉措。今年前2個月的減稅規模有效緩解了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據王道樹介紹,4027億元這個數字由兩部分組成:一是2020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二是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主要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翹尾新增減稅1365億元,降低申報費率翹尾新增降費848億元,減徵文化事業建設費、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翹尾新增降費28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其他繼續實施的政策減稅降費197億元。

今年2月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文,明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可以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作爲具有氫氣吸入醫療設備生產許可證的廠商,上海潓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符合該政策規定的企業之一。“公司已獲得了150萬元留抵退稅,這筆退稅增加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公司用來擴大用工人數,全力保障物資生產。”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桂陽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據介紹,在2019年,留抵退稅政策擴大至全行業,上海潓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就已享受過近70萬元的留抵退稅。今年疫情期間,上海市嘉定區稅務局爲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開闢綠色審批通道,僅1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上海潓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電子稅務局申請的150萬元留抵退稅的審批。

“由於部分企業特別是部分中小服務型企業在疫情期間並沒有太多收入,減稅降費帶來的紓困作用需要和財政補助、借貸等一系列更爲直接的措施相結合才能更好發揮。”陳翰麟說。

王道樹還表示,近期,國家提高了1464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除“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外,所有出口產品的退稅率均與徵稅率一樣,實現了出口產品零稅率。出口退稅率的提高,有利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在當下也有力提振了出口企業的信心。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自2月10日實施這些便利化措施以來,全國稅務機關共爲將近23萬戶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2040億元,有效減輕了這些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

“目前,各地區、各行業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但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進程有快有慢,因此,助力產業鏈對接、疏通產業鏈的‘堵點’,推動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產,顯得尤爲重要。”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覈算司司長蔡自力在會上表示,稅務部門進一步挖掘稅收大數據應用潛力,在微觀層面做好稅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截至3月30日,各地稅務部門已爲2600多戶原材料短缺企業匹配供應商4.5萬戶,廣大企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對於接下來減稅降費的空間還有多大的問題,王道樹表示,稅務部門將發揮跟企業直接接觸的優勢,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針對不同的產業、不同類型的企業加強調研,統籌考慮國家財力和企業復工復產達產等方面的需求,就稅費優惠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