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西藏札達縣札佈讓村,天高雲淡,陽光明媚。上午10時30分,村廣場上一片歡歌笑語,由石家莊市對口援建的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回遷儀式熱熱鬧鬧地開始了。全村的父老鄉親載歌載舞,慶祝喜遷新居。

在回遷儀式上,石家莊市向札達縣捐贈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資金4000萬元,橋西區和欒城區分別向託林鎮、曲松鄉捐款20萬元。

“感謝黨的援藏政策,感謝石家莊人民對我們的無私援助,我們將繼續努力,把村莊建好管好,闊步走在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札佈讓村幹部次仁多傑高興地說。

“石家莊與札達雖遠隔萬水千山,但對口援藏使我們兩地人民心心相印。”參加回遷儀式的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輝斌說,希望兩地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實現雙贏,爲富民固邊作出新貢獻。

打造岡底斯國際旅遊圈的重要節點

石家莊市對口支援的札達縣,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是深度貧困縣。如何推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推進富民固邊,一直是石家莊市委、市政府考慮的重要問題。

2017年,西藏自治區作出《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規劃》。經與阿里地委行署、札達縣委縣政府商定,河北省委省政府、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作爲石家莊市重點援藏項目,予以重點打造。該項目包括札佈讓、卡孜、波林三個作業組,共100戶350人。三個作業組位於古格王國都城遺址腳下,距縣城15公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札佈讓邊境小康村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充分利用古格王國都城遺址的資源優勢,打文化牌、喫旅遊飯、唱民俗歌、走小康路,將其打造爲岡底斯國際旅遊圈的重要節點。

175天完成拆遷、施工、建設

省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札佈讓邊境小康村的建設,或率代表團到札佈讓工地視察,或多次打電話詢問村莊建設進展情況,對村莊建設規劃、進展等給予了具體指導,要求加快建設進度,確保羣衆如期回遷入住。

根據建設規劃,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總投資9639萬元,分兩期建設,今年年內完成81套民居建設。

很快,一系列工作馬不停蹄地開始了:

縣鄉村三級幹部“戰鬥”在拆遷一線,與羣衆同喫同住同勞動,幫助羣衆搭帳篷、搬傢俱、生爐竈,僅7天便完成了全部81戶的拆遷任務。資金到位,施工隊伍進場,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晚上工地燈火通明。數月後,一棟棟小樓拔地而起……

“從5月10日至10月31日,回遷村的建設時限只有短短175天。”石家莊援藏幹部介紹說,175天裏,建設者們完成了拆遷、施工、建設的任務,實現了“當年拆遷、當年建設、當年竣工、當年回遷”。

“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是落實中央治藏論述和援藏政策的成功典範,凝聚了石家莊人民對札達人民的深情厚誼。”札達縣委書記馬慶林感慨道。

掀開深化合作新篇章

合作還在繼續。

7月15日,石家莊市政府與札達縣人民政府共同簽署《進一步加強對口支援與合作框架協議》,掀開了深化合作的新篇章。目前,我市正與札達縣共同規劃設計,以札佈讓邊境小康示範村爲主體,立足於古格都城遺址的資源優勢,推進小城鎮建設,打造古格旅遊文化小鎮。

眼下,投資500餘萬元的旅遊防洪大壩已建成;投資2000餘萬元的札佈讓文化活動中心拔地而起,將成爲展示當地民俗文化、體驗民族風情的平臺;投資2000餘萬元的遊客服務中心已經封頂,將成爲接待四海賓朋,打造藏西名鎮的標誌建築;投資350萬元的村居基層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也即將竣工。

同時,結合《河北省十三五援藏規劃》,我市還謀劃推進供水、道路、照明、綠化等系列工程。一個設施完善、旅遊興旺、民俗獨特、文化悠久、宜居宜業的旅遊小鎮的模樣,正在越來越清晰。

(來源:石家莊發佈、石家莊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