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關於修訂雙黃連顆粒等口服制劑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說明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顯示,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爲進一步保障公衆用藥安全,國家藥監局決定對雙黃連顆粒等口服制劑(包括顆粒劑、糖漿劑、片劑、泡騰片、分散片、咀嚼片、含片、合劑、滴丸、硬膠囊、軟膠囊、滴劑)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統一修訂。

修訂要求顯示,風寒感冒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雙黃連顆粒等口服制劑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雙黃連顆粒等口服制劑處方藥說明書修訂要求

一、【不良反應】項應增加:

監測數據顯示,雙黃連口服制劑可見以下不良反應:

皮膚:皮疹、瘙癢等。

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肝功能生化指標異常個例報告。

全身:胸悶、潮紅、過敏或過敏樣反應等,有過敏性休克個案報告。

其他:頭暈、呼吸困難、心悸等。

二、【禁忌】項應增加:

1.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

2.風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項】項應增加:

過敏體質者慎用。

雙黃連顆粒等口服制劑非處方藥說明書修訂要求

一、【不良反應】項應增加:

監測數據顯示,雙黃連口服制劑有皮疹、瘙癢、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潮紅、過敏或過敏樣反應、頭暈、呼吸困難、心悸等不良反應報告,有肝功能生化指標異常、過敏性休克個例報告。

二、【禁忌】項應增加:

1.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

2.風寒感冒者禁用。

三、【注意事項】項應增加:

1.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發燒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院就診。

6.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冬去春來,乍暖還寒,氣溫也如同過山車忽高忽低,導致感冒頻發……

面對感冒,不少患者選擇服用包括雙黃連在內的中成藥進行對抗,但看到上面的修訂,相信有不少小夥伴不淡定了——怎麼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是風寒感冒?如果不用雙黃連,風寒感冒還能選什麼藥呢?

今天藥娃就教大家怎樣將感冒與中成藥對號入座!

風寒感冒

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

症狀:初起怕冷較重,發熱較輕,頭痛無汗,四肢痠痛,鼻塞不通,流清涕,多嚏,語聲重濁,咳嗽痰稀,咽癢,舌苔白,脈浮緊等。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適用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鼻塞不通,咳嗽較重者用通宣理肺丸(口服液);伴有低熱可用感冒軟膠囊、正柴胡飲顆粒等。以上藥物不適合風熱感冒;發燒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停藥。

風熱感冒

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症狀:症見發熱重(即西醫所稱的發燒),怕冷較輕,有汗不多,頭脹痛,四肢倦懶,口乾,咽喉紅腫,咳嗽痰黃而稠濁,咽喉紅腫疼痛,口乾欲飲,舌苔薄黃,脈浮數等。

治法:辛涼解表,祛風清熱。

適用中成藥:桑菊感冒片、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丸(片、膠囊、軟膠囊、口服液、顆粒)、羚翹解毒丸(片)、精製銀翹解毒膠囊、維C銀翹片、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膠囊(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膠囊)、清熱解毒口服液(片、軟膠囊)、複方雙花口服液等。以上藥物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時行感冒

感受時邪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即西醫所說的流行性感冒,又稱“流感”。

症狀:全身症狀明顯,臨牀以突然惡寒、發熱、頭痛、全身痠痛爲主要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兩季較爲多見。起病急驟,傳播迅速,傳染性強,常可引起大流行。

治法:清熱解毒、疏風透表。

適用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顆粒(口服液)、疏風解毒膠囊等。以上藥物運動員禁用,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體虛感冒

體虛感冒大多由於脾肺氣虛、衛外不固而易於感受外邪。

症狀:發熱,惡寒較甚,無汗,頭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無力。舌淡,苔白。

治法:益氣解表,宣肺化痰。

適用中成藥:體虛感冒的治療較爲複雜,多以中藥湯劑爲主,可以選用參蘇丸。若平素氣短乏力、自汗,容易感冒者可服用玉屏風顆粒益氣固表,預防感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