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只知道以前洋洋很大方,吃什么东西谁要就给谁,而现在洋洋却变得“自私”小气,在他们眼里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姑姑:“对,不给他吃,自私的孩子谁会疼呀。

在群里讨论教育孩子要齐心协力的话题时,发现大家有个误区,大家都知道以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一个打一个护不好,现在总认为孩子犯错误要训爸爸妈妈要一起训,否则就不是齐心协力。有一部分家长只要孩子犯了错就一训到底冷若冰霜,不知道孩子在最脆弱的时候更加需要爱。孩子有错家长管教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所在,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一旦孩子犯错就把孩子孤立起来。

小家庭还好点儿,尤其是有的大家庭,只要孩子哪点做得不对,大家齐刷刷地把矛头都指向孩子,顿时孩子便成了众矢之的。

一次,去朋友家吃饭,朋友做了很多菜,其中就有宝宝最喜欢吃的炸鸡翅。因为是宝宝的最爱,所以炸鸡翅刚摆上桌小家伙就拿着吃。

叔叔:“洋洋,要尊老爱幼,应该先让太奶吃。”

姑姑:“是呀,太奶还没吃呢,你先吃,这样可不是好孩子。”

大伯:“洋洋,快给太奶拿一个。”

爷爷:“洋洋,叫你给太奶拿一个怎么不拿呢,听到没有?快给太奶拿。”

……

无论大家怎么说,小洋洋一直低着头只顾自己吃。

爷爷:“洋洋,在幼儿园老师说过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的,怎么就自己吃呢?”

叔叔:“怎么越来越不懂事了呀,以前吃东西都给别人的,现在怎么学抠门了呀!”

姑姑:“这小东西,越来越自私了。”

这时太奶也插话道:“洋洋,不给我,好呀,以后我买什么东西都不给你吃。”

姑姑:“对,不给他吃,自私的孩子谁会疼呀!”

叔叔:“妈妈还是高级老师呢,怎么教的孩子这么自私。”

……

听到大家七嘴八舌的责怪,小洋洋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也气得抱起孩子出了门。结果可想而知,好端端的气氛被这样一搅合,一顿饭也没有吃好。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稍微有一点点了解,也不至于如此。

他们只知道以前洋洋很大方,吃什么东西谁要就给谁,而现在洋洋却变得“自私”小气,在他们眼里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他们却不知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会经历从大方——“自私”——大方这样三个时期

孩子的第一个大方期是在两岁以前,宝宝两岁以前之所以都很大方,无论是吃的玩的谁要就给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以后的孩子便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探索、操控新事情的能力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发展,占有欲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孩子认为我的就是我的,不可以给其他人,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去争抢同伴的东西占为己有。

这一时期的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私”,实际上大家认为的这种“自私”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只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表现而已。当孩子过了5岁以后,又开始进入大方期,这时的大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方,因为他们开始懂得了什么是分享。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目前有许多家庭,尤其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孩子一旦犯了一点点小错,或哪点稍不如谁的意,只要有一个人批评孩子,马上全家人都蜂拥而上。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狂轰乱炸对孩子群起而攻之,他们对孩子的指责往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提起萝卜带着泥,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统统翻出来,甚至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殊不知家长这么做,孩子小小的心灵不仅会受到伤害,后果还会不堪设想。

温馨提示:孩子犯错家长群起而攻之,会让孩子感到孤立和无助。孩子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家长再采取围攻,孩子的心灵难免会受到伤害,弄不好后果会不堪设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