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以来,为了打造白竹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双柏县实施了白竹山防火公路、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李方村“锣笙源”云南彝族生态旅游村。近年来,双柏县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双柏模式,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新的着力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李方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脱贫的致富路。

走进李方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一座座颇具彝族特色的新农宅,神秘的大锣笙祭祀广场,别致的休闲栈道、观景台,醉人的田园风光……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

双柏县法脿镇李方村是一个古老的彝家山寨,距双柏县城35公里,离法脿镇政府13公里,位于省级AAA级景区白竹山脚下。白竹山景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食品,动植物资源丰富、水体景观众多,整体环境浑然天成,有万亩茶园、仙人桌、精怪塘、古战壕等自然景观,是避暑胜地和养生天堂。

李方村是双柏“三笙”之一大锣笙的发源地,全村51户186人,全部为彝族罗婺支系。双柏“三笙”是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大锣笙”在这里得到保护和传承,央视、云南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曾到李方村实地采访报道。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生活在哀牢山深处,白竹山下的法脿镇李方村一带的彝族人,都要举行隆重的彝语意为“跳六月”的活动,即一年一度的“大锣笙节”。

过去的李方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群众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生产脱贫致富十分困难。近年来,双柏县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双柏模式,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新的着力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李方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脱贫的致富路。

规划引领

蓝图绘就新农村

依山傍水的法脿镇李方村资源优势突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近年来,双柏县突出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好“生态和文化”两张牌,依托李方村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先后编制了《李方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李方村的特色旅游发展道路越走越顺。李方村于2007年被列为州级生态旅游村,2008年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09年被列为州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1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省级特色旅游村,2014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全州旅游产业重点特色旅游村,2018年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被评定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整合项目

多方筹资强保障

鉴于县级财政困难的实际,双柏县按照“规划引领、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努力形成累积效应,先后整合了传统村落财政奖补、彝族生态旅游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扶贫安居工程、生态旅游等16个项目资金共计1139.02万元。在此基础上,又动员县级69家部门出资138万元,共计到位资金1277.02万。多方整合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2460多万元实施白竹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为李方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

扶贫旅游双推进

现在的李方村不仅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还建了祭祀广场、观景平台和凉亭,村里一天比一天美。村民小组长李家详说:“这几年村里大变样,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伙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自2014年以来,为了打造白竹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双柏县实施了白竹山防火公路、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李方村“锣笙源”云南彝族生态旅游村。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李方村重点实施了进村和村间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景观树木移植、人畜饮水管网架设、人畜分离畜牧小区等项目;在大锣笙文化传承保护场所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大锣笙祭祀广场、传习广场、表演广场、村内活动宣传广场、传习广场墙浮雕、入村形象墙、锣笙源雕塑等项目;在核心景观团打造方面,重点实施了反腐木栈道建设、休憩景观平台、凉亭、古树树池、花池建设、片石踏步、特色宅门、休憩茶室等项目;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建设集群式烤房10群;在民居改造提升方面,新建特色民居17户、提升改造34户。通过项目实施,李方村古村落得到保护,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个美丽宜居乡村,前来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来自楚雄的游客李女士说:“今天带着家人来玩,欣赏了白竹山万亩茶园,游览了依山傍水的民族传统村落李方村,还品尝了当地原生态农家菜,全家人都玩得特别开心!”

借势发力

旅游产品显特色

通过着力改善李方村基础设施,在保护传统村落中发展乡村旅游,到白竹山景区和李方村的自驾游游客不断增多。在李方村“锣笙源”云南彝族生态旅游村建设中,积极借助每年的云南法脿彝族虎笙节、李方村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带动白竹山绿茶等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地方饮食文化的推陈出新。白竹山茶早已远销省内外,茶叶产业的不断壮大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并加大力度引进商家,组建商品交易,开办美食街,以生态文化旅游带动商品经济。“以前靠种点玉米过活,日子过得很紧。”李方村村民佘国峰说,如今,每年李方村火把节他都摆摊卖点小百货和农特产品,农闲时候到白竹山茶园务工,收入逐年增加了。

目前,法脿镇李方村发展农家乐13家,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农事体验和乡土美食。于2016年建成静态展室一间,集中展示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特点、彝族服饰、生活生产器物、建筑风格、文化创意产品等,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白竹山”牌绿茶系列产品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二届优茶金奖、“云茶杯”金奖、中国昆明科技成果银奖,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被国家农业部、消费者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品牌”,是楚雄州唯一的“有机茶”。截止2019年底,白竹山片区茶园面积达9000亩,投产面积7450亩,产量180吨,实现产值2700万元,实现税收200万元,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400多万元,带动农户发展茶叶产业增收300万元。

以旅游促发展,2019年李方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典范。“今年要多存一些钱,好好把我的房子装修一番,按照民宿标准配套好设施,尽快向游客开放、增加收入。”李方村村民张国清谈起今后的发展,显得信心满满。几年前,他还是一个久居深山,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村民,在李方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之后,他把自己的房子改造装修后,开起农家乐,当上小老板,幸福日子节节高。这是双柏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抓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李方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必将在全县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起一批村庄走上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使乡村旅游成为双柏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来源:双柏县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