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與大部分立志進入投資行業的學生不一樣,林奇對數學、財會課程沒什麼興趣,反而對文科很狂熱。這樣邊做球童邊讀書,林奇讀完了中學,順利進入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甚至還獲得了弗朗西斯·維梅特球童獎學金。

​​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在人們的眼中,他說的話就像股民的寶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他就是被譽爲“全球最佳選股手”彼得·林奇——全球最偉大的投資人之一。他對共同基金的貢獻,就像是喬丹之於籃球,鄧肯之於現代舞蹈。他不是人們日常認識中的那種腦滿肥腸的商人,他把證券股票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他讓投資變成了一種藝術,而且緊緊地抓住全國每一個投資人的注意力。當然,他也在這場比賽中獲得了極大的名譽和財富。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也沒有不擔風險的投資,有的只是飽經歷練的風雲人物。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培養理財觀念

1944年1月19日,林奇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曾是波士頓學院的數學教授,但不幸的是,林奇10歲那年,年僅46歲的父親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開始陷入困境。爲了省錢,他從私立學校轉到了公立學校,而且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11歲時,他在高爾夫球場找了份球童的工作。高爾夫球場一直是風雲人物、名流富商的聚集之地,與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僅撿球,還注意學習。從高爾夫俱樂部的球員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場的早期教育,知道了許多不同的投資觀點。林奇跟隨球手打完一輪球,就相當於上一堂關於股票問題的免費教育課。

在當時的美國,雖然經濟發達,但人們的意識還是相對保守。雖然股市在戰後持續上漲,但經過1929年大蕭條洗禮的人們對證券業並不很信任,視股市如賭場,把買股票等同於賭博行爲,認爲這些人早晚會輸得精光。原本林奇也是這樣的觀點,但球童的經歷開始讓林奇逐漸改變看法。這樣邊做球童邊讀書,林奇讀完了中學,順利進入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甚至還獲得了弗朗西斯·維梅特球童獎學金。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在這裏林奇開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祕密”。但與大部分立志進入投資行業的學生不一樣,林奇對數學、財會課程沒什麼興趣,反而對文科很狂熱。他除了必修課外,選修的課程都是社會科學、宗教、古希臘哲學等。可以說,林奇在他還沒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時,就已經模模糊糊地意識到,股票投資更像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

到了大二,林奇用自己兼職賺來的錢,開始在股市裏小試牛刀,用1000多美元買了第一隻股票——飛虎航空,買入價是每股10美元。買之前,他對這隻股票的基本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後來,這隻股票果然大漲價。靠着這筆投資的收益,他不僅讀完了大學,而且唸完了研究生。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實踐獲得真知

到1969年,林奇已經MBA畢業,也服完了兵役,成爲一名富達基金公司的職員。起初他是金屬商品行業分析師,因爲成績卓越,1974年,升任富達的研究主管。在這期間,他不斷走訪公司,收集情報,從中挑出最有前途的行業和股票以供公司投資決策。這爲他以後的真正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7年,由於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爲富達旗下的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這是一個升遷,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林奇終於可以直接面對最真實的市場,對自己的研究結果負責;另一方面,富達有幾十個、幾百個這樣的基金經理,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做出一番成就,必須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想法和思考。當時的麥哲倫基金,資金規模很小,僅有2200萬美元,之前的投資績效也並不是很理想。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自然而然地,林奇成了一個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幾乎投入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每天他要閱讀幾英尺厚的文件,每年他要走訪無數的公司,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此外,他還要與500多家公司的管理層進行溝通,在不進行閱讀和訪問時,他則會不斷地打電話,從各個方面來了解行業的動態、公司的現狀和投資領域的最新進展。

林奇還特別重視從同行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儘管人們不會把自己即將購買的股票實情透露,但在交流中仍可以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處於投資領域的頂尖級人物,能夠提供比經紀人更豐富的信息。靠着這個信息源,林奇發掘了日後的許多10倍股。就靠着這種質樸卻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投資方式,林奇逐漸成爲華爾街股市的超級大贏家。在他所投資的領域中,包括克萊斯勒汽車、聯邦快遞等。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巔峯時刻選擇放手

1990年5月,46歲的林奇在其智慧、能力和業績的頂峯階段,宣佈了退休的決定。林奇管理麥哲倫基金13年,就在這短短的13年裏,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最高140億美元,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成爲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而且麥哲倫的投資績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

退休後,這個曾經的“股市傳奇”就像任何一個平常的父親一樣,在家教導自己的小女兒,同時他也沒有閒着,寫書、做慈善、講課他都做。他還積極地投入波士頓地區的天主教學校的改造項目裏,到處募集資金,讓清寒子弟也能接受私立學校的教育。雖然他是億萬富翁,他卻沒有獨享這份財富,儘自己最大努力,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這份財富。

立德人物|全球首屈指投資專家彼得林奇,縱橫商海創造成功的法則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這是愚昧的年頭。同樣是年輕人,有些人在混日子,有些人確在選擇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LEAD立德人物君想說在年輕的時候儘自己最大的可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這就是彼得·林奇,最大的成功法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