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冬天正式开始了,物候学前辈宛敏渭先生把黄栌和色木槭叶完全变成红色或黄色作为北京入冬的物候指标,这个指标一般是在立冬的前一周左右出现。真到了立冬的时候,这些景象其实刚刚过了最盛期,不过在比较温暖的市区,还是不难见到的。

  虽然宛先生在著作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观测地点,但是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在西郊的香山公园。因为北京最密集的黄栌景点就在香山,叶子变没变色,公园管理处和游客最关心,很容易问到详细的观测记录。

  观彩叶

  

  大抵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有过以为香山红叶是枫叶的经历,在得知漫山遍野大部分的红叶是黄栌以后,都会惊诧一下。黄栌Cotinus coggygria的叶片与真正的枫叶(枫香)和假的枫叶(各种槭树)区别很明显,没有裂片而是椭圆形。

  

  黄栌、枫香和鸡爪槭。图片:JLPC / Wikipedia;harum.koh / Flickr;Jean-Pol GRANDMONT / Wikipedia

  秋末冬初时如果温度和水分合适,黄栌叶片会变成鲜红色,如果条件不合适,叶片就会直接变黄凋落。今年香山的红叶上色状况就很不错,层林尽染,引无数游客竞堵车。

  

  要看到这样的香山红叶,你可能需要跨过人山人海。图片:刘玉松 / 东方IC

  至于入冬的另一个标志“色木槭”到底是什么,现在倒是一桩悬案,因为宛先生很有可能定错了物种。在《中国植物志》和《北京植物志》上,都记载色木槭Acer mono和五角枫是同物异名。根据新的研究结果,A. mono这个学名被废掉了,五角枫A. pictumsubsp.mono是色木槭(色木枫)A. pictum的亚种,前者叶片没毛,后者叶片有毛。但不管是原种还是亚种,在北京都不常见,宛先生应该不太可能用它们当做物候指标,更有可能用的是和黄栌一起大面积栽在香山的元宝槭Acer truncatum。

  

  元宝槭在城市绿化中也很常见,摄于北京望京。图片:白治平

  在北京,元宝槭叶子入冬后不一定都会变红,但是有可能会比纯红的红叶更好看。如果遇到突然降温,元宝槭枝条尖端的叶子会变红,中段是黄色,而基部的绿色还未褪去,会在一根枝条上出现从绿变红的渐变色,像彩虹一样。这种现象是随机出现的,并不是每年每棵树都有, 今年北京的一些地方就能找到这样的元宝槭。

  

  渐变色的元宝槭,摄于北京望京。图片:韩宏杰

  落叶的树木,在立冬时候基本都会变色,香山太远了,不看红叶,在城里看看黄叶也不错。钓鱼台附近种了很多银杏(Ginkgo biloba),每到这个时候下边都会挤满了拍照的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金黄色的银杏叶实在太漂亮了。

  

  不过好看的银杏道其实哪儿都有,也不用非得去钓鱼台凑人多。图片:雪梨

  观果

  

  栾[luán]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在秋天也会变得满树金黄,但是它落叶早,到了立冬时节大多都已凋落,留下一串串小灯笼样的棕红色蒴果挂在枝头。

  

  栾树的叶子和棕红色蒴果。图片:沙漠豪猪;Van den Berk Nurseries

  不过要说靠果实夺人目光的树,在北京,柿子Diospyros kaki要排第二,大概就不会有什么树能排第一了。天冷以后,柿树叶也像黄栌一样变红,但是满树更红的是它饱满的果实。北京的柿子以“磨盘柿”品种居多,红彤彤的柿子扁圆,形状像磨盘,有时累累的硕果会把枝条压得垂下来,远看令人想偷摘来吃,但是离近了看就会引起密恐患者不适。因为柿子上大多长着很多蚧壳虫,它们不畏寒冷,努力地在柿子表面取食和繁殖。

  

  红彤彤的磨盘柿。图片:陆岩 / 东方IC

  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的叶片本来就耐寒,入冬以后也还是绿的,鲜红的小浆果成对地生长在对生的叶片基部,特别显眼。金银木的果实是很多鸟儿在冬天的口粮,当然,它们的种子也会随着鸟粪传播,互不亏欠。同样会被小红果子吸引的还有小孩,当然,苦涩的味道能让他们长记性不再嘴馋,呃……好吧……也许不能。

  

  红艳艳的金银木果实。图片:沙漠豪猪

  观花,观松柏

  

  落叶后留在枝头的不光有果实,还可能有花,准确地说是来年的花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都是以花越冬,第二年春天先开花再长叶。《齐民要术》里说毛泡桐是“白桐无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花房”其实是有问题的,毛泡桐有果实和种子,但是冬天树枝上毛茸茸的小圆球并不是果实,而是越冬的花蕾

  

  冬天的花蕾和来年盛开的花朵。图片:Oregon State

  当然,即使到立冬,也有很多植物依然青翠。油松、刺柏等耐寒针叶树自不必说,槐、杨、柳这些落叶晚的阔叶树也还在抓紧时间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预备着不久之后的休眠。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市区的冬天比几十年前来得要晚一些,有很多植物到现在也没有意识到冬天已经到来。比如耐寒又耐阴的玉簪(Hosta plantaginea),花期本来应该是夏天,但是现在我家附近的绿化带里都还有几株在盛开,美当然是很美了,但是总是令人心中多出几分对气候变暖的隐忧。

  

  寒冷天气中,尤自盛放的玉簪花。图片:沙漠豪猪

  观候鸟

  

  当然,今年也有好消息。北京不光有繁华的市区,在郊区还有连绵的山地和湿地,这些地方是很多候鸟的越冬地和迁徙时的中转站。今年,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南下的冬候鸟们在立冬前夕准时到了京西北的官厅水库,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灰鹤Grus grus了,冬天它们会在水库的浅水区集群生活。我上学的时候,隔壁动物组的师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去采集灰鹤的粪便,研究其中的植物组成,来判断它们的食谱。

  

  成群的灰鹤。图片:trespassers william / Flickr

  据新闻报道,今年灰鹤不光来得准时,而且先头部队中幼鸟的比例明显增加,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灰鹤生存的大环境比往年有所好转。不过,发生好转的地方是在俄罗斯和我国东北,如果远来的灰鹤们能顺利越冬,才是值得北京人欣慰的事。当然,我也更希望往来于全国各地的候鸟,都能过一个安稳的冬天

  物种日历-物候观察专栏

  随着一年的24个节气变换,自然万物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为了不让大家错过这些小而美的风景,我们邀请了居住在不同地方的物种日历作者们来记录下每个节气时,他们身边的自然物候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沙漠豪猪。

  

  物种日历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日历娘今日头像

  柿科 象牙树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