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很大!《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發佈,六大看點不容錯過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5日電 北京時間14日深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歷史性挑戰,多邊合作至關重要。

疫情帶來了歷史性挑戰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歷史性挑戰。2月中旬,市場參與者開始擔憂疫情可能演變成全球性流行病,股價從此前的過高水平大幅下跌。信貸市場利差飆升,特別是在高收益率債券、槓桿貸款和私人債務等高風險領域,以至於這些領域的發行活動基本停滯。

《報告》稱,由於全球需求走弱,以及歐佩克+國家未能達成減產協議,石油價格暴跌,這導致風險偏好進一步惡化。動盪的市場條件導致投資者轉向高質量資產,避險債券的收益率陡降。

主要短期融資市場出現承壓跡象

《報告》認爲,多個因素放大了資產價格變動,導致金融條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收緊。主要短期融資市場出現承壓跡象,包括全球美元市場,與十年前金融危機時期的市場動態十分相似。

《報告》稱,市場流動性顯著惡化,包括傳統上被視爲深度較好的市場。槓桿投資者開始承壓,據報道,部分投資者被迫將部分頭寸平倉,以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並進行投資組合再平衡。

新興和前沿市場經濟體正面臨最嚴峻的風暴

《報告》表示,新興和前沿市場經濟體正面臨最嚴峻的風暴。它們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劇烈的證券投資流動逆轉,不論是以美元計價還是以佔新興和前沿市場GDP的比重計算都是如此。

《報告》指出,外部債務融資的減少可能使槓桿較高和可信度較差的借款者承壓。這可能導致債務重組規模增加,對現有的債務處置框架構成考驗。

《報告》建議,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正面臨動盪的市場條件,應在可行情況下通過匯率靈活性來管理這些壓力。

當務之急是挽救生命

《報告》稱,這一歷史性挑戰勢必需要強有力的政策來應對。當務之急是挽救生命並實施恰當的防控措施以避免衛生體系不堪重負。各國當局需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民衆和公司提供支持。

各國已採取一系列政策

《報告》指出,全球各國當局已出臺一系列的政策。2020年4月《財政監測報告》描述了全球各國政府已宣佈的一攬子財政支持。當局有必要採取大規模、及時、臨時和有針對性的財政措施,以確保經濟活動的暫時停滯不會給經濟的生產能力和整個社會帶來持久性破壞。

《報告》還稱,全球央行已採取大膽和果斷的行動,包括放鬆貨幣政策,購買一系列資產,爲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以抵消金融條件收緊的影響並保持信貸向實體經濟的流通。

《報告》建議,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維護金融穩定和支持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首先,銀行應將其現有的資本和流動性緩衝用於吸收損失和融資壓力。其次,爲審慎管理大規模資金外流帶來的流動性風險,監管當局應鼓勵基金管理公司在符合基金份額持有者利益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流動性工具。另外,監管當局應採取準確、有針對性的措施,並確保政策的透明,來加強市場韌性,例如熔斷機制。

多邊合作至關重要

《報告》強調,多邊合作對於緩解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強度及其對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破壞至關重要。

《報告》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和世界銀行行長已呼籲官方雙邊債權人對低於國際開發協會業務門檻且在對抗疫情期間請求提供債務延期的國家暫停償債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具備一萬億美元的可用資源,正在積極爲成員國提供支持。(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