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內電商的迅速發展,每年的快遞包裹量也是呈幾何的增長,特別是雙11或者雙12期間,很多平臺都會推出一些列的優惠減免活動,導致很多購物狂們紛紛“剁手”,而大量的物品流通勢必給快遞行業帶來了很大的一個風口,夜難眠在高峯期會產生不少的貨物積壓。就拿今年的雙11來說,一天的快遞包裹就達到了13.52億件,首次突破了單日10億件,打破了許多的記錄,而其中更是給快遞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與機遇。

面對日益增多的快遞,順豐、京東、圓通、中通等多家快遞公司都採取了不少的措施,而順豐的規模更是龐大,快遞小哥也達到了40萬之多,不過對於龐大的包裹量但還是有所力不從心,顯然這樣的趨勢給物流公司帶來了不少的壓力。而隨着當前快遞的飛速增長更是加大了對於智能快遞櫃的需求。而順豐此時便打出了王炸,旗下的一家獨角獸公司就表現的非常突出。

豐巢科技是順豐旗下的一家智能櫃服務商,目前爲止由短短3年時間實現了超過百億的價值,這家科技公司是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佈投資5億元成立的。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幕後老闆依舊是順豐。智能快遞櫃的設立解決

可快遞行業“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大大提升快遞末端效率以及便捷度,同時也爲不少用戶提供了很大地方便。目前這家科技公司的智能櫃已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的75000個社區,用戶規模達1.3億以上,快遞櫃數量超過十萬,快速的遍及到了國內多個地區。

其實在快遞行業很多企業爲了減低成本增加效率,紛紛開始佈局智能物流這一領域,其中智能快遞櫃也是許多人關注的重點,目前除了豐巢以外,郵政智能包裹、速遞易、日日順等企業也有對這方面進行涉及,就連目前電商電商界的龍頭阿里巴巴也在不斷向這一領域延伸開來。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是阿里生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就在今年年初菜鳥網絡也是相應的在國內推出了菜鳥驛站智能櫃。甚至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在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核心住宅區也設立了衆多自提櫃,而這些自提貴自然而然的是服務於阿里旗下的電商平臺了。事實上,菜鳥網絡已經開始進行全球化戰略,目前俄羅斯也有許多地區設立了菜鳥驛站。

然而豐巢畢竟是集多家之力,背後資源也是非常龐大,除了自主設立智能櫃以外,豐巢還與鏈家達成合作,在北京1200個鏈家網點設立豐巢服務站,並表示目前日均派件量已經達900萬+,這樣來算,一年下來派單量也足以達到32億件之多,而衆所周知,背景的快遞代收點很多取件時都會收取一元的服務費,這樣算下來鏈家憑藉着這一合作也是“一日千金”。

很多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不能走向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增加其技術和科技含量,提升其效能。人工效能往往很難跟上行業的腳步,這也體現了智能化設備的重要性,近些年來,其實這一現象也是層出不窮,例如阿里、京東、順豐等多年前就開始研發一些無人超市、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庫等一些尖端的物聯網技術。然而隨着目前的現狀來看,即便快遞包裹與日俱增,但憑藉着這些智能設備的存在快遞員的增長也沒有那麼激烈,而未來隨着技術的進步會有更多的快遞智能設備來替代快遞員,你們認爲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