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4日訊(記者 張明江) 受疫情和經濟增長憂慮加劇的影響,昨夜今晨,現貨黃金站上1700美元/盎司,最高觸及1724.11美元/盎司,日內大漲近2.5%、近40美元,刷新了2012年12月以來新高。

  今年美股第一次熔斷時國際金價受累曾大幅下跌,但隨後黃金價值迴歸,國際金價持續上漲,黃金ETF和黃金主題QDII基金淨值隨之上漲。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15只黃金ETF(A/B/C類份額分開計算)近一個月平均上漲4.48%,今年年初以來平均上漲9.05%;7只黃金主題QDII(A/B/C類份額分開計算)近一個月平均上漲1.59%,今年年初以來平均上漲4.17%。其中易方達黃金主題人民幣和美元份額近一週漲幅甚至超過7%。

  另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15只黃金ETF(A/B/C類份額分開計算)近一年平均漲幅高達30.51%,黃金主題QDII近一年平均漲幅同樣高達30.05%。

  對於過去一個月來的國際金價走勢,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表示,上週黃金市場繼續保持頑強漲勢,對OPEC+組織達成原油減產協議的樂觀情緒收斂了通縮預期。同時周內美聯儲進一步擴大對企業和個人的貸款計劃規模至2.3萬億,並將定期資產抵押證券貸款工具(TALF)抵押品範圍拓展至AAA級CMB債券,進一步的寬鬆舉措令黃金的貨幣價值得以凸顯。

  王祥認爲,自3月美國疫情爆發以來,美聯儲推出了寬鬆舉措,其資產負債表在短短兩週的時間內升了1.6萬億美元。對比歷史,信用貨幣的擴張速度本身與黃金的價格中樞保持較爲接近的增速,而與08年不同的是,本就處於零利率與負利率邊緣的全球信用貨幣市場在新一輪擴張情況下,其穩定性與可投標的的稀缺性愈發明顯,黃金作爲終極貨幣則不斷吸引市場資金的關注。在10日那周的短暫疫情數據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歐美拐頭的跡象,但最新的數據表明這種拐頭的趨勢並不穩定。現實的狀況是美國的失業金申請人數快速增長,短短三週接近1700萬人,如果經濟活力難以快速修復的話,則對實體經濟的累積衝擊將不斷擴大,這也應是本週美聯儲再出重拳的原因之一。本週另一項重要事件是OPEC+並未就原油減產達成最終協議。全球原油市場或將再次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短期通縮預期有再次擴大的可能,從而對黃金市場或也構成一定拖累。

  工銀瑞信黃金ETF基金經理趙栩認爲,之前金價的下跌是源於在危機之下的流動性緊張,投資者不惜一切換取現金只是短期行爲。黃金具有的商品屬性、貨幣屬性和金融屬性始終沒有改變,而根據2003年到現在,工銀瑞信黃金ETF投資的金交所AU99.99的表現來看,年化收益超過8%,勝過國內主要股債指數表現。另外,從歷史上看,黃金出現過三次價格躍升,而趙栩判斷,黃金價格現在可能已經在第4個平臺,並且得到了比較好的穩固,現在正在尋找向上突破時間點,但具體能否突破以及何時突破,難以進行短期判斷。

  對於未來投資者應該如何進行黃金投資,王祥認爲,整體來看,美聯儲接二連三的持續性強刺激寬鬆奠定了黃金資產基於貨幣屬性的長期走強趨勢。不過隨着金融市場對疫情拐點預期的再次變化,以及國際原油市場不確定帶來的通脹預期的波動,黃金資產短期也將繼續保持較高的波動水平,因此相對於追高而言,逢低買入的策略或許更爲穩妥。

  趙栩認爲,黃金ETF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客戶持有我們的黃金ETF份額,贖回的現貨合約可以去金交所直接兌換實物黃金,而很多平臺並不具備實物兌換功能。第二,黃金ETF交易非常透明。

( 編輯:段思琦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