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世超是開心麻花在成都簽約的最早一批演員之一,每次在四川歌舞大劇院演出《烏龍山伯爵》中售賣墳地那個“跑龍套”的角色時,他都會想起5年前,“這是在這個舞臺上演的第一個角色,琢磨這個角色,睡覺都睡不好。首演後,於世超作爲《寬窄人家》導演,就忙着對它“升級”,“開心麻花希望用這樣一份原創禮物,獻給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獻給包容的成都觀衆。

青 春

在成都,有一支“開心麻花”西南團隊,由來自天南海北的“90後”構成,僅2019年就爲成都觀衆奉獻了120多場“開心麻花”舞臺劇。他們也前往雲南、貴州、重慶等地巡演,收穫了不計其數的笑聲。有觀衆說他們是成都的“沈騰”“馬麗”。

於世超是開心麻花在成都簽約的最早一批演員之一,每次在四川歌舞大劇院演出《烏龍山伯爵》中售賣墳地那個“跑龍套”的角色時,他都會想起5年前,“這是在這個舞臺上演的第一個角色,琢磨這個角色,睡覺都睡不好。”

如今於世超已經是多部成都開心麻花舞臺劇的執行導演。從四川傳媒學院表演系畢業的他,演過電影電視劇,參加過綜藝訪談,但兜兜轉轉,最終還是長時間停留在舞臺。他記得,西南團隊成立之初只有4個演員,都是四川傳媒學院畢業,年輕而青澀,舞臺經驗不豐,難與北京、上海等成熟大團隊比,業內並不看好他們。

查宗伯就是和於世超同期被拉到劇組面試的。“複試時讓我們演一個銀行搶劫現場,角色自由發揮,同組有個朋友演了一個大佬,我就順勢演了一個他身邊的小哥哈哈,後來就進了組。”查宗伯現在回想起來,這些情景還經常出現在開心麻花的一些劇目中。

一部劇,兩部劇,三部劇……一場場全身心地投入演出,換來了觀衆的笑聲和口碑,票房逐漸回溫,當初的學生也慢慢成長爲專業演員。這個團隊敬業精神相當了得,一次,一位劇組成員在登臺前接到了家人去世的消息,“整部劇是爆笑的,當時大家特別擔心他能不能演下來。”查宗伯說,“但他平復情緒,認真演完2個多小時劇,謝幕後才奔赴醫院。感覺得到他頭上的職業光環,感動又難過。”查宗伯在演出中也曾被夥伴撞到鼻子,忍痛演出完,到醫院一檢查:鼻樑斷裂。

現在開心麻花西南團隊發展到了30多人,4個“元老”都在。排練間隙,於世超看着舞臺上彩排的演員有感而發,“麻花的一部部劇,就是從學生到演員的成年禮。”

他們一般午飯後到位於婦女兒童中心的排練室,拉劇本聊角色,晚上正式演出。由於目前開心麻花已有10多部舞臺劇,他們每個人要在不同的劇目中分飾不同的好幾個角色。個子有一米八的甘肅演員苗健禎,大家稱他“苗苗”,說起自己的角色不太好意思,“一般都是大齡男士,可我明明是個‘95後’啊!”。儘管經常面對有年齡差的角色,可“苗苗”不排斥不馬虎,顯得輕車熟路。他喜歡琢磨陳道明、倪大紅等前輩們的表演方式,也觀察生活中那些大齡成功男、油膩男的言行舉止,然後用自己的理解詮釋出來。

目前,團隊中不少演員都在成都安了家,或是找到了另一半,能喫火鍋說得來幾句四川話,習慣了成都的生活方式,提起成都觀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包容”這個詞。“成都觀衆從不吝惜自己的掌聲和笑聲,這對喜劇演員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在於世超看來,開心麻花最基本的任務,就是給辛苦工作一天的觀衆,解解壓,帶去輕鬆和快樂。

開心麻花與成都產生的最深刻連接,應該是《寬窄人家》。這部都市溫情喜劇,也是開心麻花爲成都量身打造的第一部原創劇目。故事背景發生在成都的寬窄巷子,通過小人物、煙火氣,刻畫出了一代青年在時代發展變化中的夢想與追求、選擇與擔當。

首演後,於世超作爲《寬窄人家》導演,就忙着對它“升級”,“開心麻花希望用這樣一份原創禮物,獻給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獻給包容的成都觀衆。”記者 李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