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之前第四輪豬週期一直處於上行通道,但進入2018年豬價開始斷崖式下滑。標誌着豬價進入下行通道的最明顯的特徵是,無論是散戶還是大型養殖企業,全面由盈轉虧。” 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生豬行業分析師牛哲說。

如其所言,從7月份11家生豬企業發佈上半年業績報道,綜合來看,多數生豬養殖企業上半年處於虧損狀態,僅個別企業由於產品較多,能夠實現綜合正利潤。究其緣由是因爲二季度國內生豬市場行情整體持續低迷,銷售價格跌幅較大,低價持續時間較長,整個生豬養殖行業都出現虧損。

豬企7月生豬銷量增長 豬價繼續上漲壓力大 下半年還將繼續虧損

熬過了二季度,7月豬價慢慢開始反彈。從8月7日多家生豬企業發佈的7月生豬銷售簡報中我們看到,豬價環比漲幅在9%左右,企業銷售收入較上月也有所增長。從企業的售豬數量中不難看出,每家企業由於產能的釋放,銷售豬量也在不斷增加。還是讓人看到了一絲希望,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此輪豬週期將結束呢?豬企跟養豬戶能慢慢轉虧爲盈呢?

豬企7月生豬銷量增長 豬價繼續上漲壓力大 下半年還將繼續虧損

據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今年整體產能比去年是增加的,所以價格比去年整體跌了約20%。去年行情最差時,養一頭豬能賺150元,而今年行情最好時,養殖戶也就能賺150元左右。目前過剩產能還在,往下大概率還要步入全面虧損。”

牛哲也認爲,進入9月份,生豬出欄量或陸續增加,而且天氣轉涼,各地遠距離調運開始,豬價繼續上行壓力較大,後期不乏震盪下行的可能。

再加之,8月3日讓人人心惶惶的非洲豬瘟事件,也將影響本輪豬週期。金新農證券部人士認爲,重大疫情會使得能繁母豬淘汰量增大,加速產能去化,或導致週期拐點加速到來。

面對豬肉價格的劇烈波動,多數企業更多表示出“無可奈何”的態度。金新農證券部人士說,“我們能做的,一是控制豬不發病,二是降低成本。價格能漲到什麼時候恐怕只有神仙才知道。”

正邦科技證券事務部人士也表示,“豬肉價格的波動是系統性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認識在經營上作出反應,但實際走向並不一定能和預判完全一致。生豬養殖市場很分散,各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都比較低,沒有企業能控制價格。”

從多家生豬上市企業中報預告來看,僅個別企業由於產業鏈多元化,實現了正利潤,多數生豬養殖企業還是小幅虧損。對大型養殖企業而言,他們在早年佈局時便已預測到這一局面,這是生豬規模化進程中無法避免的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