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臺或節目組侵權使用歌曲時有發生,可當侵權成爲“連續劇”,版權方卻只能謀求事後和解,當“先上車後補票”成了慣例,誰還會尊重著作權。近日,音樂版權發行平臺VFine Music在B站發佈視頻,稱湖南衛視《聲臨其境3》一期節目侵權使用歌曲。

近日,音樂版權發行平臺VFine Music在B站發佈視頻,稱湖南衛視《聲臨其境3》一期節目侵權使用歌曲。電視臺或節目組侵權使用歌曲時有發生,可當侵權成爲“連續劇”,版權方卻只能謀求事後和解,當“先上車後補票”成了慣例,誰還會尊重著作權?

在《九問湖南衛視|維權維成連續劇是我萬萬沒想到的》視頻中,發佈者VFine音樂稱,2020年3月,湖南衛視《聲臨其境3》的參演嘉賓韓雪、張含韻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配音演唱VFine合作伙伴的作品《Tough Love》。發現侵權後,VFine試圖與其溝通,但未獲得正面回應。

在電視或網絡表演節目中使用他人作品,要事先徵求著作權人的許可,這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正當途徑。但是,不少節目組或電視臺偏偏把侵權變成“連續劇”:VFine音樂就稱,《忐忑》《生僻字》等歌曲也曾被湖南衛視侵權使用;而在《歌手2019》中,楊坤演唱的《浪子回頭》視頻片段,也疑似因未得到授權被官方刪減;此前大熱的《明日之子》節目,其巡演主辦方也被曝出侵權使用《關於鄭州的記憶》《成都》等歌曲。

屢屢侵權的節目組或主辦方,經常擺出一副店大欺客的姿態,彷彿是著作權人的甲方。面對這樣的侵權者,普通人的反應是:打官司告他們。可令人悲哀的是,由於法律訴訟成本太高,大多數被侵權的版權方希望事後和解。此番稱湖南衛視侵權的版權方表示,被侵權方沒有時間、精力、金錢應付漫長的司法流程,跨國維權更加耗不起。這也是行業內的普遍現狀,版權方發現有人侵權,一般會發聲明追討,雙方若能和解並補籤合約,侵權事件就算“私了”解決。只有萬不得已時,被侵權方纔會走訴訟程序。然而,經過漫長的時間,最後可能只拿到十分有限的賠償。

走司法程序性價比低,“先上車後補票”成爲了侵權事件的“最優解”,這纔是更令人擔憂的事。事後和解本就是版權方退讓的結果,如今卻成了最好的選擇。這麼一來,侵權者只會抱着“民不舉官不究”的態度肆意侵權,被發現不過是和解了事。可是,當“先上車後補票”成爲人們的定式思維,著作權成爲侵權後才被想起的權益,誰還會尊重音樂的創作?當一個專業創作者的心血都不被尊重,又怎麼能期待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其實,面對公開表演或改編自己的作品,藝術家們的要求並不苛刻,尤其很多資深藝術家,非常歡迎年輕人演奏他們的作品,只要事先知會一聲都會欣然同意。表演者心裏的敬畏多一點,侵權的門檻抬高一點,創作者的努力得到肯定,纔有動力創作出更多、更優質的作品獻給觀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韓軒

編輯:關一文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