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衆號:貓叔聊地產,ID:maoshuhouse

貨幣政策已經悄悄轉向

這次降準說明貨幣政策真的轉向了。貨幣政策已經由17年的中性偏緊轉爲中性偏松。

先來看這次降準情況——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定向降準。之前2月份、4月份各有一次。再遠一些,就是時隔兩年的16年2月降準(可見,16年下半年到17年整個貨幣政策都在收緊)。

再看具體降準幅度:

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如果大家對0.5個百分點沒有具體的概念,那麼我們來看看其他機構的分析:

華泰宏觀點評定向降準:貨幣轉向清晰,降準之後很可能還有降準,釋放7000億略超市場預期的4000億;

海通證券評定向降準:貨幣寬鬆加碼緩解信用壓力 債市慢牛延續;

長江宏觀認爲:債務收縮推動去槓桿的同時,寬貨幣結構性對沖緊信用的影響,引導資金流向、優化經濟結構,助力經濟轉型。

中信固收點評央行降準稱:此次定向降準快速執行,結構性寬鬆再次確認。此次定向降準預計將釋放7000億元資金,是今年以來單次降準釋放最大規模

好,就算是我說錯了,難道大家都是錯的嗎?那我再立一條flag,我既然認爲貨幣政策已經轉向。那麼,今年依然還會再次降準,歡迎年底查驗。

再強調一個概念,我認爲貨幣政策是中性偏松,但不是全面寬鬆。

爲了讓大家好理解,我打個比方:

這位騎自行車送菜的大媽可以當成是銀行,她是如何完成送菜(放水)任務的呢。那就是通過自行車的腳蹬子驅動後輪帶動前輪,實現自行車的移動。如果我們把銀行存款看作後輪,銀行的自有資金看作腳蹬子,那麼降低準備金,存款就少了,自有資金就多了,腳蹬子也就越快,前輪(銀行的貸款)也就跑的越快。

所以,降低準備金,就是央媽擴大貸款的工具。

讀到這裏,細心的粉絲應該發現一個問題,銀行不可以隨便“送菜”給任何人的。央媽規定了自行車的行駛路線,也就是說“定向降準”,銀行只能給實體企業貸款,不能給房地產放水。但畢竟自行車是銀行在騎,趁央媽不注意拐個彎啥的偷偷給房地產“送菜”,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你問,降準就是放水了嗎?是的。

那麼房價會漲嗎?不一定。我們是放水定向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請牢牢記住這句話,貨幣政策是中性偏松,但絕對不是全面寬鬆

定向降準對房地產的影響

如果大家能理解第一部分,就知道,雖然央媽放水,但是能灌溉到房地產的是有限的。

有限這個詞聽起來很模糊。這裏引用一位高層智囊的數據——夏斌。可以給大家一個總的佔比。

在3月底的一次長安講壇上,夏斌說了這樣一段話:

2016年底,中國涉及房產的貸款有26.7萬億,佔全部銀行貸款25%。到現在,真正和房價、地價相關的貸款已經達到了70%。目前中國銀行放款多需擔保抵押質押,而這些貸款中,用房產,用廠房,用土地做抵押貸款,佔到整個貸款的30%到40%

考慮到定向實體企業,那麼放水應該是部分流入“30%到40%的抵押貸款”中。具體放水量,恐怕神仙也不知道了。

至於對房價的影響並不大,因爲目前樓市已經是一個政策市場,各地房價主要還是取決各個城市的調控政策、落戶政策、棚改政策。

另外要說的是,適度貨幣寬鬆是稍微利好開發商的,可以緩解部分開發商資金面的壓力。

我在此引用地產自媒體打假隊長大偉胸的數據:

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2003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1-4月份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0201億元,下降2.8%;利用外資21億元,下降76.2%;自籌資金19473億元,增長8.1%;定金及預收款20122億元,增長12.7%;個人按揭貸款9250億元,下降3.6%

大家注意到沒,開發商資金鍊非常緊張,國內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都在下降。實際上,現在已經到了開發商的“生死存亡”之際央媽再不適當放水,恐怕房企要死一大批。

這個局面大佬們已經提前預警了。

任志強17年就預言,2018年的房地產資金最緊張

2018年資金緊張。爲什麼是2018年?因爲17年銷售不錯。如果17年銷售不錯的話開發商兜裏還沒那麼緊張,雖然17年會還一部分債,但是沒那麼緊張。可是如果持續下去再借不到錢18年就有問題了所以資金緊張可能在18年,那麼有可能投資和銷售就會出現下行。

馬光遠說, 2018年下半年將是房地產最困難的一年

根據過往,在下行的情況下,地方一般都會悄然放鬆調控,但今天市場的特殊在於,由於四五六線城市的發力,雖然房地產,住宅銷售的數據在17年九月份出現負增長,但房地產投資的數據基本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事實上也意味着,在18年年中之前,市場很可能出現全面的下行態勢,但政策的轉向會滯後到18年下半年。也意味着18年下半年,將是本輪房地產週期最困難的時刻。

2018年,房企只會蓋越來越破的房子

大家千萬不要認爲,房企資金鍊緊張了,和我們無關。購房者作爲接盤俠、最好割的韭菜,一個實際的、最大的影響就是,今年我們會買到有史以來質量最差的房子。

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早在去年315的時候,房地產就成了消費投訴的重災區。爲了躲過房管局的限價、漲價措施,很多房企在房管局備案的是精裝交付,但實際買到的是毛坯房。據貓叔武漢的粉絲反映,他去年買了某樓盤,一期是精裝修交付、空氣淨化器等等,到了他這裏,二期什麼都沒了,電梯都比一期差很多,外牆連瓷磚都沒貼,更恐怖的是廚房牆體有一道很大的縫隙,足足裂開了2釐米。

爲了杜絕此類問題,各地房管局又出臺了要求加大精裝修房市場比例的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要求精裝,那索性就在裝修上薅一把羊毛。

於是,你想到的沒想到的招數都用上了。比如最近南寧的維權盤,什麼手撕地板、發黴門、房漏水、裝修送甲醛……號稱3000精裝修的成本,其實300都不到。

毫無疑問,今年是房屋質量問題的維權高潮。資金鍊緊張,開發商沒錢還債,只能想盡各種辦法抽利——加快進度賣房、降低建築成本。作爲購房小白,我們根本不知道牆體裏邊是什麼樣子,鋼筋水泥的質量有多差。我們甚至不知道哪一處的質量問題有可能帶來致命的風險。

而越來越多開發商被利益驅動,也丟掉了最後的羞恥心。

比如,某房企集團下發紅頭文件要求設計院當天接到設計任務,當天通宵出圖。老總是這麼算賬的:

按照這個邏輯,母豬懷孕需要4個月,養豬場找四頭母豬,一個月後就能產下小豬仔,走向發家致富之路了。

前兩個月,我一個建築師朋友剛從某家大房企離職,他跟我吐槽說,作爲建築師,如何把房子造好,保證質量和居住人的人身安全是首要的。但是老闆不這麼想,他花錢養你,是要儘可能降低成本,最快速的把房子建起來——可是總要等混凝土幹了,再往上蓋磚吧?就連柱子歪了、鋼筋外露也不肯花錢維修,直接抹灰繼續蓋。這個行業已經瘋了。

我聽完目瞪口呆,不知道說什麼纔好。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

【鑽石吧特價房】山景!價格低於市場5萬美元,賣方急着用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