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學校中開展的、學生與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而且在有效正確的師生互動中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也會隨之而建立,是教師指導學生認識世界,促進學生髮展最有效的形式。因此作爲一名教師來說,不僅要能夠進行課堂教學,更要學習和了解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重要知識,這樣纔會對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進行分析和理解。

1.課外作業——課堂教學的延伸或延續

課外作業是根據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有助於鞏固和完善學生在課內學到的知識、技能,並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養成學生的責任心與自我監督能力。

課外作業內容主要是圍繞課堂教學中所學的內容來進行佈置的,作業的類型多樣,在這兒給大家指出兩種對課外作業類型的劃分。第一種劃分的方式是練習型作業、準備型作業、擴展型和創造型家庭作業。練習型作業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技能;準備性作業能夠使學生從隨後的課程中得到最大的益處,使更多的課堂時間運用於課堂討論;擴展型和創造型作業主要用來考查學生是否能夠把熟知的技能和概念運用於新的情景,並且實現對技能和概念的整合。第二種劃分是閱讀作業、口頭或書面作業、實際活動作業。所謂閱讀作業就指包括爲預習或複習而閱讀教科書,以及爲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眼界,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閱讀參考書等;口頭或書面作業,包括熟讀、背誦、複述、書面回答問題、演算習題、繪製圖表、作文等;實際活動作業,包括實習、實驗、觀察、測量、製作標本模型等。

在佈置課外作業中需要廣大教師一方面注重作業的質,另外一方面注重作業的量,這樣才能在精選練習和作業的材料基礎上實現對知識、技能更高水平的鞏固,防止作業負擔過重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課外作業的機械重複。因此課外作業的一般要求包括:(1)課外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教科書的要求,做到“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掌握知識與促進能力發展互相結合。(2)課外作業的難度和分量要適度,形式要多樣;(3)佈置作業應有明確的要求與必要的指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並對學生的課外作業及時進行檢查與評定。對作業的檢查方式有很多,除了正常收取作業進行批改之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教師課上全面提問、個別檢查等,做到形式多樣化。

2.課外輔導——課堂教學的補充形式

課外輔導是指在課外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整體上課外輔導的形式一般包括個別輔導、小組輔導和集體輔導三種。課外輔導要以素質教育思想爲指導開展這項工作,不得以課外輔導的名義進行有償的加課、補課。

課外輔導的主要目的包括查漏補缺、重視互助提高。課外輔導只針對後進生?顯然這樣的稅法是錯誤的,優秀生也要進行適合其學習發展水平的課後輔導,並能夠讓優秀生髮揮優勢帶動全班,消除嫉妒,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提高。同時在針對後進生進行課外輔導時尤其應該注意要熱愛、相信、尊重學習落後的學生,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係;要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達到近期學習目標,並且逐步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樹立學習的信心,產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去的點滴進步時,也要能夠及時予以肯定,並且創造條件讓他們感受到同學們和家長對他們進步的肯定,改變學生心目中的自我形象,激發學習動機。

3.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佈置與批改、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在備考過程中尤其需要大家掌握每一個環節的作用和內容。

首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備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備課程標準、備教科書、備學生、備教法、寫出具體教學計劃等環節。其中備課的基礎是備學生,掌握好學情,才能爲之後的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同時要寫好三個計劃: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

其次,衡量教師授課質量的關鍵就是上課。要想上好一堂課則需要做到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過程緊湊、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時間分配合理,課堂效率高。衡量一堂好課的根本標準在於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得到充分發揮。

再次,家庭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最後,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對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主要包括日常檢查、考查、考試或測驗等。其中需要教師們注意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檢查和評定,在試題的選擇上要具有代表性,形式要適當。在結果處理的方式上要注重質性與量化相結合,更加全面客觀地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評定。

4.學生自願參與——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在學校以學科爲中心的教學活動以外,對學生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是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教育的必要途徑。課外活動不限於由學校組織,還可以由校外教育機構組織實施,學生可以自願參加。

課外活動的特點包括參加的自願性、內容的廣泛性、行動的自主性、組織的靈活性以及活動的實踐性。而課堂教學是有着嚴格的制度來保障教學質量,故而是學生必須參加的。課外活動也有其獨特而廣泛的內容,包括思想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體育活動、遊戲活動、勞動公益活動、社會公益活動。活動的安排與組織是爲讓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來進行組織,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陶冶思想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指導學生的職業選擇。

以上就是和課堂教學相關的知識點。大家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繫,做到知識學習中的舉一反三。

【判斷題】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

【答案】×。解析:課堂教學的延伸是課外作業。課外活動是在學校以學科爲中心的教學活動以外,對學生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是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教育的必要途徑,與課堂教學有共同的目的。學生可以自願參加,其在內容上有自身的獨特性,不侷限於課堂教學的學科內容,故而不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