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路上,才能踏过万水千山,感受万千气象,看见万家灯火,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才能讲述动人心弦的好故事,感动亿万国人——今晚,CCTV1将播出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多名一线记者将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记者的使命不只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不只是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还体现在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原标题:热评丨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肩上有担当——写给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

今天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一个平常却蕴藉力量的日子,一个属于记者却带给大众暖意的日子。

说记者节平常,是因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这天不休不息,依然在路上。在路上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追求。在路上,才能踏过万水千山,感受万千气象,看见万家灯火,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才能讲述动人心弦的好故事,感动亿万国人——今晚,CCTV1将播出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多名一线记者将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好故事,不是闭门造车憋出来的,而是用脚步丈量的,用真情铺陈的,用责任铸就的。于是,我们很容易想到“踏访边陲、生命定格担杆岛”的周泉泉,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近乎忘我的工作态度诠释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

从卧底性骚扰女性的企业,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到不惧凶险,调查拍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金矿被盗挖,再到高原采访,拍摄《热血边关》……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映衬着一名记者的热忱与勤奋。

每一个好故事背后,都浸透着心血,激荡着果敢,标注着突破。叙利亚战火弥漫,枪林弹雨中有记者的身影;悬崖村险象环生,让人心惊肉跳,有来自记者的扶贫报道;地震、洪涝、暴风雪……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记者出没。他们奋不顾身,并非不爱惜生命,而是因为他们渴望探寻真相,他们深知责任重大,他们葆有家国情怀。

记者的使命不只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不只是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还体现在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于是,我们还看到,无论“九三”阅兵还是进博会报道,无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国庆70周年盛典,记者总是用镜头拍摄盛世繁华,用手中的笔描绘时代风云,用一腔热情讴歌老百姓的心声。

比如,在不久前的国庆70周年宣传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世界一流、历史最好”为标准,呈现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全台上下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实践证明,我们的队伍是拉得出、打得赢、敢胜利的“铁军”。

新时代,新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党中央的殷殷期望。

增强“四力”,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需要践行在行动中,浸润在作品中。曾记得唯一入选“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的媒体记者甘远志说过:“记者不到基层怎么能写出新闻,怎么能当好记者?”而遍观现实,无数新闻工作者正是这样做的,将“四力”融进一篇篇报道中、一帧帧画面中、一个个镜头中。

今年中秋夜,央视直播团队用80倍长焦镜头“意外”记录了“飞机穿月”的神奇一幕。技惊四座,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哪有什么意外?每个“意外”背后都有专业的能力,职业的素养,以及敬业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为这个行业增光添彩,也让“四力”变得生动。

“这时代、这世界,你为我把事实传播。记者记着、记着记者!”一首与记者节有关的歌词这样写道。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上有担当,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负期待,砥砺前行,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有责任,也有底气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评论员 秦川)

(编辑 李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