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句話時,我心中立刻湧出一股暖流,是的,每個爲人父母的人對待孩子都是這樣,這是他們寫給孩子的第一封無言的情書,我個人有切身的感受,從知道寶寶存在的第一天開始,就時刻在意着他的健康,之前所有對於他來說不好的習慣統統改掉,爲了他的健康放棄喜愛的辛辣食物,放棄外出旅遊,認真做好每一次產檢。這些初爲人父母的年輕人在迎接新生命的時候,或笨拙或軟弱,但是這條坎坷的路上是他們充滿新意義的第一次,是人生角色的轉變,從孩子變爲“父母”。

生命週而復始,人與人之間的牽絆是從第一次的交織開始的。

即將迎來自己的寶寶出生的我,刷到了《人生第一次》這個紀錄片,尤其看到第一集:出生。這樣的畫面時,淚腺失控,不能自已。

我們雖然生而平凡,但是每個平凡人心中的“第一次”,也都蘊含着豐富的儀式感與紀念意義。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成爲父母……也正是這些“第一次”拼湊出了生命裏最難忘的每一刻,記錄下了生活裏最動人的一瞬。同時,也正是因爲這些“第一次”讓我們每個平凡的人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閃光點,這些第一次成爲了我們人生的高光時刻。

影片開始,塗松巖作爲故事講述者開始了旁白,聽到他說“在見到你之前,我已經開始愛你。”這句話時,我心中立刻湧出一股暖流,是的,每個爲人父母的人對待孩子都是這樣,這是他們寫給孩子的第一封無言的情書,我個人有切身的感受,從知道寶寶存在的第一天開始,就時刻在意着他的健康,之前所有對於他來說不好的習慣統統改掉,爲了他的健康放棄喜愛的辛辣食物,放棄外出旅遊,認真做好每一次產檢……

寶貝,或許你不知道,第一次做父母的我們,因爲你的到來,時而懷揣着對你的期望,時而燃起對未知的恐懼。每一次產檢你的細小的不達標準都讓爸爸媽媽揪心,同時,想到要面對生育過程中的種種選擇與風險,我們也曾害怕與擔憂,但儘管是這樣,爸爸媽媽沒有一刻不想要你,我們期待着你響亮的啼哭聲來到我們這個幸福的小家庭,到那時,爸爸媽媽就可以卸下這身疲憊,但是你也將成爲我們一生的軟肋。

影片第一期,是蹲守在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鏡頭聚焦在產房中的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充滿愛的平凡而真實的故事。這些初爲人父母的年輕人在迎接新生命的時候,或笨拙或軟弱,但是這條坎坷的路上是他們充滿新意義的第一次,是人生角色的轉變,從孩子變爲“父母”。

生孩子,疼,這種疼就像有人要從你鼻孔裏擠出一個西瓜。或是有人用尖頭皮鞋不停的踢你的肚子。

在中國平均每一天約有5萬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就意味着有至少5萬的準媽媽在經歷這種疼。很多媽媽在回憶自己的生產經歷時不禁這樣感慨:沒有生過人,何談人生。

影片第一個媽媽吳麗輝,將迎來她的第二個寶寶,第一個寶寶是哥哥,這次她希望能夠來一個妹妹,湊一個“好”字。順產可以打無痛了,但是要開到三指纔可以,儘管她有過一次生產經歷,但是對於這種疼痛還是難以忍受,痛到懷疑人生。經過醫生多次檢查之後,終於等來了麻醉醫生,麻醉醫生的到來緩解了吳麗輝的疼痛。進入產房,在醫生和丈夫的陪同下,吳麗輝拼盡全力迎來了她的小公主,孩子抱到她跟前的那一刻,她含着淚喊了一聲:“寶貝。”看到這裏,我的眼淚也不聽話的流了出來。

第二個家庭周婷和黃曉敏,14年開始備孕,過程特別艱難。今年丈夫黃曉敏39歲,妻子周婷36歲,是實實在在的高齡產婦。因爲周婷出現了發燒症狀,爲了孩子的安全,順轉剖。當時周婷生完孩子,進行術後縫合的時候,根據流程孩子推出來先讓家裏人見見,黃曉敏看到孩子眼眶就溼了。黃曉敏一直說:“老婆辛苦了。”

第三個故事是一個妻子懷着一對龍鳳胎27周,卻必須要在生產前做心臟手術。這樣艱難的時刻讓丈夫一籌莫展。

小醫院都不敢接收,丈夫只能帶着妻子到上海的大醫院尋求幫助。 可即便是大醫院,也不能保障百分百的安全。

第一次手術,家裏人意見非常一致,出現緊急情況,一定選擇大人的生命。畢竟夫妻情深,母女情深,孩子真的危及到了母親的生命,雖然心痛,也要優先保障母親的生命權。

第二次手術,實際上醫院也進行了充分評估,是具備剖腹產條件的,那麼皆大歡喜。人在危急關頭,很難說話完全得體周到,萬幸,最後是個好結局。

三段故事,三個家庭,從二胎無痛分娩,到無奈剖腹,再到毫不猶豫“先保大人”,所有的堅持,都爲新生命到來的第一聲啼哭。

生命就在這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裏開始,輪迴,如同水的循環,萬千溪流,總是要匯入更寬廣的河流,最後進入大海,海水蒸騰,形成降雨又重回江河湖泊。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人生第一次或許時刻都在發生,每一次的開始都是一次升級和蛻變,它見證着人類的成長與變革。在此,祝願所有的準媽媽好運,祝願所有的孩子健康,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人生第一次》,硬核推薦,我們一起經歷,一起長大,人生沒有返回鍵,我們只能一直往前走,往前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