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近1200年里,因应原料、发酵方式、工艺流程等因素的不同,发展出诸多子品类。
我们现在喝到的清酒,主要是以米、米曲(由米制成)、水为原料,先糖化后发酵而成,有的还会添加酿造酒精;在风味上,以果香、米香、鲜味及由酵母产生的发酵类香气为主要风味构成——这就是今天主流的清酒形态。
实际上,除此以外,清酒还有很多小众的分支品种,形态和风味都跟主流产品有所区别。
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古酒。
长期关注“饮识分子”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很最爱强调清酒的保存期限,以酒标上标注上的出厂日期为起点,室温保存一年,冰箱保存两年,是为最佳。时间再长,酒有跑味的风险,风味变得没那么好了,及时享用才能尝到该酒的最佳状态。
但清酒中有个小分支,是唯一一个不用遵守这个“趁新鲜喝”规则的,那就是古酒。日本税法规定,酿好以后最少要储存3年以上,才能在酒标上标示“古酒”。在800多年前的日本镰仓时代,古酒曾是皇室才能享用的珍品。
大部分古酒味颜色偏黄,陈年时间长的,更接近琥珀色。味道方面,既有点像西班牙雪莉酒,又有点像中国的陈年黄酒,都有长期陈年所产生的浓郁风味。
多年来,古酒始终是小众产品。有些清酒厂,其实就是把卖不掉的清酒放了三年以后,换张古酒的酒标,继续卖,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古酒真正的神韵,不喝也罢。
因为真正的古酒,有自己独特的酿造方式——既然它需要长时间陈年,那么显然不能以酿造主流清酒的方法来对待之,否则就只会得到一款不适合长时间陈年的清酒。
所以,好的古酒,从制造米麴这一步开始,就会与普通清酒有所区别,到后面的制酛、发酵、储存等步骤,也均有所调整。以这种方法酿造出来的酒,在刚酿好、还没开始陈年的时候,风味就已经和那些需要趁新鲜喝的清酒大相径庭。
至于经过三年到数十年不等的陈年以后,更会出现古酒的经典风味:熟烂的水果、干果、果仁、檀木、沉香、果仁、咸肉等味道。有个别单品甚至会有羊肉般的腥膻味,非重口味人士是很难接受的。
创业于1835年的酒厂“白木恒助商店”就是这样一家专门生产古酒的酒厂——从选材都工艺,全都奔着高品质古酒而去,出品也更稳定。
在上世纪中期,当时的酒厂当家白木善次决心研发适合长期陈年的古酒,沿用17世纪时普遍采用的古酒生产工艺,提高酒曲的比例,常温储存以让酒体氧化得更快,并将这种风格独特的古酒命名为“达磨正宗”。
坚持到现在,这个品牌已经是讨论古酒时不可能绕过的一个话题,你可以在酒厂看到自1975年至现在每一个年份的古酒。而每一款“达磨正宗”古酒都是各有特性而又有风格上的亲缘关系——甘甜平衡,浓郁的熟水果味及鲜味兼具,还有海风般的微咸。
除了主线品牌达磨正宗以外,酒厂还有一条产品线,名为“未来”,每年出品一批,是不添加酿造酒精的纯米古酒,里面由多个不同年份的古酒调和而成,顾名思义——未来,这款酒是可以买回家继续储存,在未来的某个重要时机再喝的。
如果是赠送给刚出生婴儿作为出生纪念酒,酒标上还可以写上赠酒人和婴儿养育人(也就是父母)的名字,等到婴儿长大成人以后再打开来喝,更有纪念价值,风味自然也更好。
所以,这就是今天的好酒推荐:
达磨正宗 未来 纯米古酒
品类:古酒(也属于清酒)
产地:日本岐阜县
米种:未公开
精米步合:75%
酒精度:17.5%
最佳品尝温度:20~25摄氏度
备注:酒体里出现的褐色絮状沉淀物系氨基酸,可直接饮用,此为古酒的正常现象,并不影响品质及饮用体验。
风味:开瓶就有很浓郁圆润的甜美香气,入口时能感觉的明显的熟哈密瓜、焦糖、香草的味道,还有像紫菜一般的鲜味,余韵很悠长,既甘甜,又有海苔那样海洋般的味道。可以搭配各种调味较浓郁的中国菜、日本菜,也特别配浓味芝士,你甚至可以试试臭豆腐。
评价:是入门者可以尝试,资深爱好者更喜爱的风味,搭配芝士的效果特别棒;净饮时切忌豪饮,需要小口小口细细品味。
全文完。
【饮识分子】系美酒专栏作家黄山运营的自媒体,旨在以有趣的方式普及酒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