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莫扎特的暴力小调 -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下 在进入正题之前,可以说一下莫扎特的小调。音乐中有大小调的区别,总的来说,大调的性格比较明朗,比较明亮,而小调比较阴郁,比较悲愁。莫扎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用大调写成,色调明亮。但是莫扎特有少量的小调性作品,而往往这些少量的小调性作品都是他最好的作品。莫扎特的情感容量其实非常广阔,经常会有阴暗、甚至悲惨和暴力的时刻,这种时候都往往要采用小调。 现在我们到了第三乐章,又回到了G小调。第三乐章在古典时候一般都是用小步舞曲写成。小步舞曲原来是巴洛克时期成型的贵族舞蹈,到古典时期成为当时风行的温文尔雅的舞曲。在这个交响曲中,由于它是在G小调的悲剧性笼罩之下,所以这个小步舞曲就有特殊的性格,不再是温文尔雅,而是继续抗争。小步舞曲一般都是三拍子,但是在这个小步舞曲中,我们却听到节奏的重心经常发生刻意的错位,听上去简直像是剑拔弩张的拼刺。 随后到中段,音乐转到了G大调。音乐好像出现了阳光,具有田园风格,形成某种缓解。乐器的色彩非常丰富,这是很典型的莫扎特比较甜的风格。 这个中段相当于B,开头是一个愤怒的小步舞曲,是A,中段B是一个田园性的舞曲,这样AB就形成了对比。在中段B的G大调之后,整个小步舞曲还要再重复演奏一遍,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的ABA布局。 在听完第一乐章的叹息抗争,第二乐章的抒情,第三乐章的悲剧性格之后,我们来到了第四乐章。第四乐章既然是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它就应该是总结和解决。在这里,莫扎特继续回到G小调,一听就知道是一个舞曲。但是,在这个舞曲中,好像外部的身体在跳舞,而内心却在流泪。这是无人可比的莫扎特,所谓举重若轻的风范在这个乐章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刚才听到的就是第四乐章的主部主题,是舞曲,因为它非常方正,大家听到两小节一个乐句,有强弱之间的对比,显然是个舞曲。但是这个舞曲在小调上,所以它就有了悲愁、甚至是悲剧性的意味。 经过一段发展以后,音乐来到所期待的副部。副部主题依然是一个舞曲,但现在转到了降B大调。大调当然比较明朗,似乎刚才阴暗的心情现在得到了缓解,但是莫扎特的妙笔在于,在大调的环境中渗入了很多小调的笔法,所以听起来音乐就有很多的明暗交替。这种处理的从容和自如,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精妙境地。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这个副部的主题,还可以听到一个细节,就是半音性的音响。我们记得在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就有这样一个下行的的半音音调,在这里又出现。这样就使得这里的音乐带有更多悲愁和哀凉的气氛,而且也使第一乐章跟第四乐章之间有了贯通。 到了发展部,冲突和节奏的运作达到了极点。一开始我们就听到极其不协和的和声,这在和声手法上达到了18世纪当时的最极点。我们几乎听不到稳定的调中心,重音似乎也完全不可预料…… 这是真正发展部的音乐,舞曲的音调在各个调性上进行发展,情绪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整个音乐依然受到严格的古典控制。 到了再现部,我们会听到主部和副部都要经过变化的再现。副部在呈示部的时候是在大调上。到了再现部似乎应该也在大调上再现。但是莫扎特为了符合整个交响曲悲剧性的性格,这里的处理是把副部也放到G小调中。一个大调的主题到了小调中再重复演奏,显然性格就发生了变化,而且这里的和声变换之丰富,也只能出自莫扎特之笔,我们尤其听到中间的声部非常丰富而自如,展现出精湛的技艺。 我们看到,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确实是四个乐章完全贯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整体。每个乐章都对交响曲的悲愁哀怨、甚至是抗争的性格有所贡献,所以我们听了整部交响曲之后就会获得非常满足的审美体验。下节课我们将会讲授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欢迎大家收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