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游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立冬是第19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冬”的節氣。

作爲冬季的開始,從立冬開始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暖背、暖足,睡前溫水泡腳;飲食上要注意溫補,適當多喫肉類、龍眼、山藥、大棗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儘量早睡不熬夜。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當然,立冬這天在我國北方是要喫餃子的。立冬喫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因而有喫餃子的風俗。

除了立冬之外,除夕、初五、立春、清明、入伏、立秋、冬至都有喫餃子的習俗。因此不少朋友產生了疑問:“爲什麼一到過節就喫餃子,尤其是北方?”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春節

民間春節喫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喫,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喫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初五

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喫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喫餃子祝賀。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立春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誌着春季的開始,所以應喫餃子。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清明

清明節有個風俗就是喫冷食。比如棗餅,還有麥糕,這些是北方的冷食。南方是喫糯米糰,如湖南。餃子也是其中一種。南方北方都喫。餃子形狀像元寶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中國人圖吉利。北方素有清明早晨喫酸菜餡餃子、用酸菜水洗頭的習俗,謂之一年會心明眼亮。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入伏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溼、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喫頓白麪,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老北京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立秋

立秋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到了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民以食爲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喫。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

7日立冬別忘了喫餃子!爲什麼北方人一過節就喫餃子?

冬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喫餃子、喫餛飩的習俗。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也有“冬至喫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前沿君認爲,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有限,餃子被視爲“奢侈品”,只有過年過節才能“開葷”。然而如今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我們可以喫到很多美食,餃子不再是稀罕物,但長輩們依然遵守着這些習俗,這也讓餃子成了一道永不過時的美味,也蘊含了親情、祈福的寓意。(前沿新聞編輯/郝連娜 綜合新聞晨報、鳳凰網、中國食品科技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