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8日電 11月8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爲主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國民經濟三大產業全面落地。

對於農業來說,“農民承包的土地現在面積越來越大,比如一個農民可能要種兩千畝土地,在種糧食。什麼時候糧食發生了病蟲害,是不是能夠及早的發現,及早的施藥解決,這是很關鍵的,如果處理不及時的話,很可能會大量減收,甚至絕收。”李彥宏介紹,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通過遙感等工具,就可以非常精準、及時的發現病蟲害,並且精準的施藥。“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得農藥的施藥量降低50%,我們每天喫的東西里面打的農藥降低了50%。”

對於第二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幾乎每一個場景我們都看到了,有通過人工智能來進行改進的空間。”李彥宏以挖掘機爲例,這個行當傳統的模式是:通常是一個農民,或者一個小企業主他買十臺挖掘機,然後再僱人到各個工地幹活。“但是買十臺恐怕平常有三臺到五臺都是閒置的,不是因爲沒活幹,是因爲沒人來幹活。”而人工智能技術改造的無人挖掘機,則可以實現無人或少人作業。

在第三產業,如醫療方面,人工智能也大有可爲。“我們最近做的一個項目是通過眼底篩查,及早地發現青光眼、黃斑病這些病症。而現在的這種技術,我們已經可以把它做到準確率能夠達到有10年左右經驗的專業醫生的診斷準確率”。李彥宏介紹,百度在全國的貧困縣當中首選500個點捐贈AI眼底篩查一體機,“包括相應的技術。因爲越基層的地方,醫生的水平和醫生的實力其實越不夠。但是像眼底的疾病,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的話,可以避免很多失明的情況。”據悉,此次捐贈預計將覆蓋5600萬風險人羣。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落地,我們將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捷、簡單的品質生活,享受AI帶來的平等福利。李彥宏表示,百度希望“讓人工智能早日進入各行各業,早日爲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早日爲我們的生產提供更高的效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