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孫啓孟講述的,從去年的小九月,到今年的和和、小北,青島早報一直堅持用獨家新聞視角,挖掘宣傳典型,給大家講述“天使”感人故事,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弘揚城市大愛。作爲晚會的第一個節目,青島早報記者孫啓孟以《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爲題,給大家講述了去年以來,青島市湧現出的九月、和和、小北3位器官捐獻者典型的故事以及他在獨家採訪過程中的幕後。

7日下午,青島廣播電視臺800平方米的演播室裏暖意融融,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青島市慶祝第二十個記者節特別節目在這裏錄製完成。在第二十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青島新聞工作者齊聚一堂,將鏡頭對準自己,共同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立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聖珍,市政協副主席姜巧珍出席活動併爲獲獎者頒獎。市政府、市紀委、市委宣傳部、青島日報社、青島市廣播電視臺、青島出版集團,各區市黨委宣傳部以及中央、省主要媒體青島記者站的負責人蔘加活動。 特別節目中,出席活動的領導爲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優秀新聞工作者,2019年度青島市優秀新聞工作團隊,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2018年度山東新聞獎、2018年度青島新聞獎代表以及2019年度青島市新聞宣傳突出貢獻獎的個人和團隊頒獎。 據悉,特別節目將於11月8日晚在青島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今天是第20個記者節,我們把鏡頭對準自己

紅毯鮮花相伴 現場溫情滿滿

7日下午,在青島廣播電視臺演播室外,一道鮮豔的紅毯在靜靜等待着今天的主角。終於,他們來了,他們就是來自島城新聞界的記者們。紅毯、鮮花、簽字版,此時此刻,這些平日裏“躲”在文字、相機、視頻後面的記者們,終於有機會走到鏡頭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風采。 “第一次走紅毯,感覺自己變成了‘大明星’。 ”“這是我們記者自己的節日,特別開心溫暖。 ”大家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鮮花,在簽字版上籤上自己的名字,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午3點,特別節目在由青島報業集團帶來的《永遠跟黨走》《記者之歌》合唱聲中拉開帷幕。 “我的孩子名字叫原野,因爲工作太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就把原野作爲筆名,算是工作和家人之間的聯繫。 ”優秀新聞工作者韓帥的心得分享,讓現場的人爲之動容;由青島廣播電視臺帶來的情境表演《爲你守候》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記者身上的,親人爲他守候,而他爲新聞守候的真實故事,讓在場記者們都感同身受。 “寶貝,你們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青島早報記者孫啓孟講述的“天使九月”的採訪經歷以及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令在場的人潸然淚下。

輿論監督發力 市民心懷感激

從城市醒來的第一縷霞光,到夜深人靜的點點星輝,總有記者的身影,他們親歷和見證着這座城市24小時裏的每一個瞬間。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記者;哪裏有記者,哪裏就有真相。

今年2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在全市新聞媒體座談會上提出,新聞媒體要按照省委工作落實年的部署,緊跟市委步伐,把好全市工作“脈搏”,建立健全輿論監督推動重點工作落實機制,發揮好“情報員”“別動隊”作用,以監督促進落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在青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時間,輿論監督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和市民的高度稱讚。

音樂短劇《雨後彩虹》講述的是發生在青島日報輿論監督部一位即將退休的老記者宋學智身上的真實故事,正是他的責任擔當,讓市北區大連路的居民和商戶們再也不用“談雨色變”,愁眉換了笑顏。節目現場,心懷感激的大連路居民代表通過這個舞臺,再次表達了對記者和相關部門的謝意,並向青島日報輿論監督部送上錦旗。

今天是第20個記者節,我們把鏡頭對準自己

2019年度青島市優秀新聞工作者上臺領獎。

亮點:尋找城市之美 挖掘城市大愛 記錄百姓故事

早報記者孫啓孟第一個節目出場講述《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 成整場晚會最打動人的一個環節

今天是第20個記者節,我們把鏡頭對準自己

作爲晚會的第一個節目,青島早報記者孫啓孟以《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爲題,給大家講述了去年以來,青島市湧現出的九月、和和、小北3位器官捐獻者典型的故事以及他在獨家採訪過程中的幕後。作爲青島早報“天使”系列報道的主導記者,孫啓孟用他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將這一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大愛事蹟再次講給大家聽。整個講述用了7分鐘時間,現場觀衆們數次動容,爲之落淚。這個講述也是整場晚會中最打動人的一個環節。

觀衆被“九月故事”撼動

“我們之前就在早報上看過九月、和和捐獻的故事,也多次爲他們落淚,今天在這裏再一次聽這個故事,還是止不住動容。 ”現場一名觀衆說,這樣的故事就是記者應該好好挖掘,弘揚典型,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特別是孫記者講到第一次到九月家中,看見這個可愛的孩子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時候,她的心一下就被撼動了。

青島日報記者賈臻說,特別是家裏有孩子的人,聽到這樣的故事,感同身受,一定要爲這些孩子們祈禱,祝福孩子們在天堂能開心,也爲那些受捐者祝福,祝福他們能帶着這些小天使的意願,幸福地生活。

1200字演講稿一氣呵成

《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的演講稿總共1200字,濃縮了3位小天使捐獻器官的故事和青島早報採訪以及挖掘這典型的過程。“整個稿件不能完全講出其中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的感人細節。 ”孫啓孟說,這篇演講稿他一氣呵成,因爲他親身獨家採訪了全過程,自己也在採訪過程中數次被感動落淚,寫這篇演講稿的時候,又是數次落淚。 《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也在今年的“青島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每一次講述和回憶,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3位小天使這種無私的大愛鼓舞着我登臺,如果有機會,我還希望登上更多舞臺,來講述這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孫啓孟說,他之所以願意更多地登臺,給大家講述這個故事,是因爲希望大家都能瞭解器官捐獻這一延續生命、挽救他人的社會公益事業,讓社會充滿更多的愛。越來越多人瞭解器官捐獻知識,並且富有愛心,在生命的最後做出一個偉大的決定,就能挽救多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九月的故事,九月的媽媽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想到了還有很多患病家庭也在束手無策中,但他們還有器官移植這一最後的希望,小九月就是這樣,給這些家庭送去希望。

幕後:講好“百姓故事 城市夢想”

青島早報選送的《九月天使愛留人間》系列報道,獲得了2018年度山東新聞獎一等獎。去年6月14日,獲悉九月器官捐獻線索後,早報將其確定爲弘揚城市大愛的重大新聞典型,迅速成立工作指揮部,組織精兵強將投入全媒體採訪報道。去年6月21日小九月捐獻當天,早報微信公衆號在全國率先推送《記住這個天使!今天,一位青島4歲女童因病離世,她捐獻器官救5人》,瞬間引爆網絡端傳播,點擊量很快突破百萬次。之後,早報開設專欄,用消息、特寫、通訊、調查等多種報道形式,深入挖掘九月及家人的高尚行爲和感人故事,引起全國媒體的強烈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先後直接轉發或編髮早報的報道,九月事蹟迅速傳遍全國,無數網民爲之動容,網絡總閱讀量迅速突破1億次。

去年以來,青島早報還聯合市紅十字會等單位,發起了“註冊九月天使公益商標”“設立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設立紅十字九月天使基金”“九月天使雕塑揭幕”“拍攝《九月》公益微電影”等系列活動,引領了社會風尚。青島早報將一如既往地擔負起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講好“百姓故事 城市夢想”,直行人間大道,弘揚城市大愛。

延伸:早報報道讓更多人瞭解捐獻

微塵、鞠躬老王、裸捐老周、催淚紅包、馬洪文、九月天使……近年來,青島早報新聞採訪團隊抓出了一大批影響全國的重大文明典型,給青島市的城市文明增添亮色。這個團隊也多次獲得“優秀新聞工作者團隊”榮譽。正如孫啓孟講述的,從去年的小九月,到今年的和和、小北,青島早報一直堅持用獨家新聞視角,挖掘宣傳典型,給大家講述“天使”感人故事,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引領城市文明新風尚,弘揚城市大愛。

“僅從青島的器官捐獻數量的變化,就能看出青島市民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升,這些變化離不開青島早報等媒體的不斷宣傳。 ”青島市紅十字會負責器官捐獻工作的張少芹處長介紹,2010年青島市開始試點器官捐獻,到2013年總共僅實現7例器官捐獻,從2014年開始,器官捐獻者的數量開始快速增長,2014年實現24例,2015年實現68例,2016年實現157例,2017年實現193例,2018年實現180多例,到目前,青島市的器官捐獻者數量已經達到790例,這個數字位居全國前列。

一張早報封面背後的故事 青島早報記者 孫啓孟

我帶來的是今年6月19日《青島早報》的封面,這一期封面背後的故事很特別,它是對上面的“九月”“和和”“小北”3個孩子,也是3位器官捐獻者生命的禮讚。這張封面是青島早報上百篇“天使”系列報道的積累,其中有早報微信公衆平臺上點擊量破百萬次的“九月天使”報道,有被人民日報連續2天2次,在微信頭條轉發的“和和天使”報道,還有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對早報報道內容的直接轉發或編髮。 3位小天使扇動着愛的翅膀飛遍全國,數億網友爲之動容,點贊他們及家人的義舉和青島城市的大愛。

這組報道的故事要從去年6月14日講起,我最先獲得青島4歲半女孩九月因病重無法醫治,家人提出捐獻器官申請的線索,初次來到她的家中時,她抬起頭已很困難,但她依然努力笑着對我說“叔叔好”,一瞬間我的眼眶已溼潤,她和我的孩子一般大,一樣的可愛,而她的生命卻已經進入倒計時,這是每個當父母的人都難以承受的痛,痛徹心扉!

九月的媽媽,一位90後的青島姑娘,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既然我們對孩子的病情束手無策,那麼不如讓她用另一種方式把生命延續下來。”束手無策!這是多少患病家庭的無奈,小九月就是要給這些因器官衰竭而束手無策的家庭送去一份希望。

“九月,你願不願意去幫助別的小朋友? ”“我願意,我們拉鉤,一百年不許變”……聽見母女倆的對話,看見九月在器官捐獻登記表上摁上小手印,我轉過頭擦掉眼淚。

7天后的早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手術室內,醫護人員向小九月鞠躬告別。就在同一天,天津一名6歲小朋友被推上肝移植手術臺,如今他每天能開心地去上幼兒園了;青島2名尿毒症患者從此不用算着時間做透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濟南2名眼病患者,也在這個6月重新看到了世界的五彩斑斕……

人間有愛贈夏花,靜美無言化永恆。小九月的故事感動了我們,也引領了城市文明新風尚,今年的6月,7歲的城陽男孩“和和”以及4歲的膠州男孩“小北”在九月大愛感召下,也同樣在飛去天堂時留下了“生命的禮物”。和和的媽媽告訴我,希望大家提起和和,不是爲他生命的短暫而惋惜,而是爲他在生命最後挽救了幾個人而點贊。

青島早報編輯部的領導和同事們在採編過程中也爲他們動容,向這種無私的大愛致敬。編前會上,總編輯毅然決定撤掉版面上的廣告,編輯們一個字一個字斟酌,含淚籤版。在我們的策劃和推動中,“器官捐獻愛心崗”在青島市各大醫院啓用了,“九月天使雕塑”也矗立在了城市景觀中,更多人通過3位小天使的故事,瞭解了器官捐獻這一延續生命、挽救他人的社會公益事業。到今天,青島市器官捐獻者數量已達到790位,位居全國前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媒體人的職責。我和早報的同事們始終走在最前沿,我很自豪,“微塵”“催淚紅包”“九月天使”等一大批從青島走出、影響全國的重大文明典型,都來自我所在的團隊。我很榮幸,我能走在尋找城市之美、挖掘城市大愛、記錄百姓故事的路上。

撰稿攝影 | 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孫啓孟 王建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