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鑑真的東渡不僅僅爲日本帶去了佛經,還攜帶了王羲之的行書摹本、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以及其他各種書,極大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擴張和傳播。鑑真和尚像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提起唐朝的得道高僧,大家不假思索就能想到唐僧陳玄奘,尤其是有了《西遊記》的藝術加工以後,“唐三藏”、“唐僧”等鼎鼎大名更是廣爲傳頌,婦孺皆知,幾乎成爲了唐朝高僧的代表人物。

其實唐朝還有一位高僧的成就不亞於陳玄奘,對於當時佛法乃至整個唐朝文化的傳揚光大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就是“鑑真”法師。現在被公認爲日本佛教的祖師、日本建築和醫學的發明者奠基人。

鑑真和尚像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鑑真(公元688-763年),俗家姓淳于,江蘇揚州人。鑑真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在揚州大雲寺入佛門,並於五年後受戒,後來進入長安修行。他從小勤奮好學,廣覽羣書,不僅限於佛經,尤其在建築、繪畫及醫學方面都很有成就,其弟子共約有四萬多人。

揚州鑑真和尚紀念堂

公元742年到753年,鑑真克服了種種困難,前後五次東渡失敗,終於在第六次來到日本,弘揚佛法。收到了當時日本天皇孝謙的隆重禮遇,封號“傳燈大法師”、“大和尚”。鑑真的東渡不僅僅爲日本帶去了佛經,還攜帶了王羲之的行書摹本、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以及其他各種書,極大促進了中國文化的擴張和傳播。他的書法作品《請經書貼》更是被譽爲日本國寶。在醫藥方面,他傳播中藥中醫,功不可沒。被譽爲“日本漢方醫藥之祖”,

鑑真東渡

鑑真在當時的中日兩國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公元763年5月6日,鑑真在唐招提寺圓寂,其弟子爲鑑真立像,傳世至今。揚州衆僧全體三日服喪,以沉痛悼念。

請經貼

中央電視臺曾經拍攝過16集電視劇《鑑真東渡》以紀念這位得道高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