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皮”是什麼?

“奶皮”是將鮮奶熬開放涼後表面結成的薄皮,呈白色或微黃色。奶皮的外面兩側爲蛋白質構成的膜,內側爲一層較厚的脂肪層。外側的蛋白層可保護內側的脂肪不被氧化或延緩氧化。奶皮的組成一般爲:蛋白質10%-20%,脂肪40%-50%,水分10%以下,其餘爲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

2.“奶皮”是如何形成的?

“奶皮”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成因主要有兩個。

01

加熱過程中,乳蛋白質成分的變性及在表面上的富集。特別是乳清蛋白(主要爲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變性及富集;

02

加熱過程中脂肪球的上浮、脂肪球膜的破裂及脂肪的聚集。

3.“奶皮”能否通過人工添加變厚?

“奶皮”的主要成分爲蛋白質10%-20%、脂肪40%-50%,因此,可以通過人爲添加乳脂肪和乳蛋白來增加“奶皮”的厚度。

4.“奶皮”是否越厚越好?

現代的牛奶加工工藝中,有一項“均質”工藝,即在20兆帕的壓力下,將原料奶中大小不一的脂肪球破壞(原料奶脂肪球的直徑在10微米左右),使它變成大小相對相同的脂肪球(1微米左右)。脂肪球變得比較小了,所以在煮牛奶時不容易看到奶皮出現。

現代的乳製品品種繁多,種類有全脂牛奶、半脫脂牛奶、脫脂牛奶等。不同的乳製品品種,由於含有的乳脂肪、乳蛋白等營養成分含量不同,“奶皮”形成的厚度也會不一樣。因此,不能依據“奶皮”的厚度來判斷牛奶質量的高低。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業創新團隊/農業農村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