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新聞廣播 消息】 4月1日清晨5:45,來自布魯塞爾的HU492航班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並停靠海關指定檢疫機位。

按照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統一部署安排,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爲北京分流航班第一入境點,爲嚴防境外疫情輸入,西安海關按照《國境衛生檢疫法》嚴格實施入境航班登臨檢疫和人員衛生檢疫程序。

5:52艙門開啓後,西安海關關員開始登臨檢疫。

通過登臨檢疫提前對旅客進行初步排查,讓高風險人羣通過分批下機及時與其他旅客分開

6:00,入境旅客下機,海關工作人員對旅客進行健康申明卡初審,對申報有症狀的旅客進行分流。

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核酸檢測樣本採集

轉運有症狀旅客

旅客在入境大廳提交健康申明卡

旅客經過紅外線測溫儀,再次測溫

辦理邊檢手續

一般接觸者集中等待轉運

飛機、行李消毒

從3月23日0時起,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作爲目的地爲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第一入境點,承擔了分流的任務。面對境外疫情快速蔓延的態勢,西安海關堅持嚴字當頭、依法依規、聯防聯控,從嚴實施口岸衛生檢疫措施。

第一時間提高口岸疫情防控應急等級,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部署落實防控措施。西安海關衛生檢疫、口岸監管、風險防控等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機場海關嚴陣以待,抽調全關人員,組建了3支共150人的梯隊,保證了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按照海關總署部署及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西安海關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要求,確保發現的有症狀人員全部移交轉運地方定點醫院排查,不漏一人;確保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無症狀感染者、有旅行史的有症狀人員、無症狀但有流行病學意義的人員等7類人員嚴格實施相應的衛生檢疫措施,經衛生檢疫排查後移交地方聯防聯控做好後續處置。

在機坪的三排活動板房裏,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工作。爲了進一步築牢口岸防線,海關將衛生檢疫關口前移,在機坪搭建30間活動板房作爲臨時衛生檢疫工作區域,劃分流行病學調查和採樣環節區域,區分有症狀人員和無症狀人員處置區域,儘量減少交叉污染和對航站樓公共區域的污染可能,在可控環境內完成衛生檢疫查驗工作,把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第一關。

爲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通關速度,西安海關優化入境衛生檢疫工作流程對分流航班制定“一機一策”專門防控方案,利用專業紅外測溫攝像頭及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多人識別、自動篩選、異常報警,在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大幅壓縮旅客口岸滯留時間,將登臨檢疫時間由1個半小時壓縮到30分鐘以內,將整機檢疫時間由7個小時壓縮到3小時以內。

現場各部門之間協作尤爲重要,西安咸陽機場海關旅檢四科科長楊富聰說,經衛生檢疫排查後發熱等有症狀旅客、密切接觸者和其他同機人員均按規定通過專門通道、專門運輸工具在專門場所實行封閉隔離,實現了無縫對接、閉環運作。海關、地方共同組成的口岸聯防聯控機制配合順暢、無縫對接,經受住了實戰考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硬戰再打響,不勝不收兵。我們相信,有海關牢不可破的衛生檢疫防線,有無數“逆行者”用身體爲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起一道“護城河”,國門戰“役”必將勝利。(文字張蓓,攝影薛鉑)

編輯:崔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