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兩市小幅高開,隨後全天震盪攀升。從盤面上看,中信一級行業全部上漲,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傳媒、電子等板塊漲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59%,報收2827點;深成指上漲2.47%,報收10475點;創業板指上漲3.24%,報收1985點。兩市成交額較昨天明顯放大,達到接近6000億元。

伴隨市場上漲,北向資金今天也大舉淨流入142億元,刷新了2019年11月以來的新高。

來源:Wind

在創出今天的淨流入高點之前,北向資金已經實現了連續三週迴流,並且流入幅度不斷走擴。根據國盛證券的估算,從周度視角來看,北向資金趨勢迴流以來,集中迴流到了食品飲料、電子和醫藥生物等行業,淨流入金額分別達到44.90億元、36.12億元、33.19億元。

與北上資金重啓配置進程的思路一致,我們近期也不斷提示大家,真正抄到大底是太有難度的事情,在當前的市場底部區域,不妨可以選擇逐步去配置一些足夠便宜、具有安全邊際的板塊。具體來說,就比如估值水平較低的板塊,或者產業鏈和需求端主要依賴內需,不太涉及海外的板塊。再就是看重股息率能夠提供一定安全邊際的小夥伴,可以選擇關注金融ETF(510230)、煤炭ETF(515220)、鋼鐵ETF(515210)、家電ETF(159996)這些股息率相對較高的板塊。

今日下午,市場上流傳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將進行整合。在這一消息帶動下,中信建投證券直線漲停,中信證券盤中上漲也超過了5%。截至收盤,中信建投上漲8.8%,中信證券上漲4.22%。此外相關證券板塊基金——證券ETF(512880)收盤上漲2.69%。關於合併後的名稱大家議論紛紛。下午6時,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同時澄清:注意到有媒體報道稱將合併,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獲悉有關上述傳聞的相關信息。

海外疫情方面,美國何時迎來拐點依然主導全球的風險偏好。

從數據來看,美國最新的單日確診人數繼續下降,後續若能保持趨勢,那麼將有望確認拐點。週一,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Robert Redfield表示,疫情在全美範圍內企穩,現在正接近病毒疫情高峯,預計未來幾天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將開始下降。在疫情最爲嚴重的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週一也宣佈,紐約州“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

來源:Wind

除了受到全球疫情等決定性因素的主導之外,國內市場最近還將面臨兩個“成績單”的短期擾動

一是國家經濟的成績單。本週,國內的一季度GDP等各項經濟數據將落地,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市場擾動。這主要是由於,雖然經濟負增長是大家的一致預期,但是否存在預期差以及市場將作何反應還是個未知數。

二是上市公司的成績單。我們此前在《一季報預告出完了》中提到,創業板的一季報預告已披露完畢,平均淨利潤增速約-40%。由於最終的實際數據有可能會低於預期,再加上金融、經濟等基本面數據逐步落地,在接下來的財報季,市場風險偏好可能面臨進一步擠壓。

面對兩個成績單,預計國家政策和市場資金也都會相應有所動作。

國家經濟成績單方面

根據中信證券策略團隊的分析,隨着一季度經濟數據落地和海外疫情的趨穩,相對全面客觀地評估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將成爲可能,那麼,政策定調預計也會更加明朗和積極,力度預計會更強。此前3月27日ZZJ會議明確的一攬子政策工具可能將在兩會前後陸續落地。

上市公司成績單方面

我們此前提到,一季度創業板內還是有不少行業逆勢錄得正增長,漲幅較高的包括農林牧漁、有色金屬、電子(半導體是電子的二級子行業)、以及軍工等板塊。相對而言,這些板塊受到疫情衝擊影響較小,在接下來的財報窗口期內,如果其他板塊實際披露業績相對於預報業績下修過大,那麼這些板塊則有可能會受到資金的追捧。

最後,今天還有一個大消息值得關注。

上午,國家電網召開了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會議宣佈,今年國家電網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新增建設規模同比增逾10倍,預計可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受到這一利好消息刺激,新能源汽車板塊全天走高,多支個股漲停。截至收盤,新能車ETF(159806)大漲5.39%。

來源:Wind

作爲新基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5G、新能車等爲代表的這類板塊是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可能將重點支持和投入的領域。對於中長期看好國家經濟轉型方向的小夥伴,可以在當前市場底部區域採取定投和分批的保守策略,繼續佈局這些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板塊。相關的投資標的包括新能車ETF(159806)、半導體50ETF(512760)、通信ETF(515880)、計算機ETF(512720)。

今天就這樣,白了個白~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