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訊,此次新冠疫情給了很多藥物與療法從籍籍無名中脫穎而出的機會,從吉利德的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到海正藥業的法匹拉韋,均因此加速了相關臨牀研究,而以嶺藥業(002603.SZ)等幾個企業的中藥產品也在近日率先獲批了新冠適應症。

作爲當今醫學研究最前沿也是最熱門的方向之一,幹細胞技術在此次疫情中同樣得以一展所長。

4月1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情況。據稱,幹細胞治療在武漢完成了超過200例患者的治療。從治療結果來看,幹細胞用於臨牀治療安全性良好,不僅可以通過改善肺部的炎症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同時對重症康復期患者的肺纖維化方面也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作用,在臨牀上可以看到肺部病竈好轉,呼吸功能得以改善。

中國臨牀試驗註冊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月4日起開始有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項目在該系統中登記註冊,截止4月14日,相關已註冊的研究課題達到了23個(包括3個已撤銷)。

image

來源:中國臨牀試驗註冊中心網站

一家在疫情中曾向醫院捐贈過幹細胞的企業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幹細胞有不同的細分種類,且每一類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造血幹細胞主要用於骨髓移植,皮膚幹細胞常見於皮膚移植,毛囊幹細胞則可用來植髮。而此次國內新冠患者治療所用到的幹細胞幾乎全部是間充質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MSC)是一類存在於臍帶、骨髓等組織,具有一定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細胞。MSC通過抑制炎症、促進組織修復,在治療紅斑狼瘡、器官纖維化等重炎症性疾病的應用中已展現出顯著療效。近年來,通過MSC靜脈輸注治療肺炎、肺損傷和呼吸衰竭的研究也獲得了更多的報道,顯示MSC具有一定的抑制肺部炎症、減輕肺組織損傷、促進組織修復並改善肺功能的能力,因此被運用到此次疫情中。"對方表示。

不僅是中國,在疫情發展迅猛的海外,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牀研究同樣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着。4月6日,美國生物技術公司Hope Biosciences宣佈,FDA已批准一項I/II期臨牀試驗,以評估公司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HB-adMSCs)治療新冠的的療效和安全性。

就在同一天,澳大利亞生物科技公司Mesoblast(ASX:MSB;Nasdaq:MESO)也宣佈稱,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公司同種異體細胞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的新藥臨牀試驗申請,通過靜脈輸注給藥,治療新冠患者感染病毒後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這意味着,在同情用藥的途徑下,該款產品也可以用來治療病情最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

公開資料顯示,Mesoblast是天士力(600535.SH)的參股公司。2018年7月,天士力公告稱,公司認購Mesoblast2000萬美元的普通股,並引進其治療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與急性心機梗塞的兩款幹細胞產品MPC-150-IM(FDA臨牀III期)和 MPC-25-IC(FDA臨牀II期)。

天士力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餘額約3.3億元,投資對象包括了Mesoblast。

image

來源:公司半年報

多臟器衰竭的"炎症風暴"(細胞因子風暴)會導致新冠患者的病情快速惡化,而ARDS則是細胞因子風暴的一種常見表現,也是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臨牀表現和死亡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針對ARDS的治療雖然全球迄今尚無獲批上市的對症療法,但也有一些已上市幹細胞產品可用來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病因類似於新冠的細胞因子風暴,也是一種潛在的致命性炎症,因此被認爲與新冠肺炎治療高度相關。

這些已上市幹細胞產品包括由美國Athersys公司開發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MultiStem®,2016年在日本獲批上市的名爲Temcell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另外,Remestemcel-L此前在一項針對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3期臨牀試驗中也曾顯示出較好的潛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