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房地產市場唱衰的消息和觀點,甚至身邊的朋友也開始認爲現在是不能買房子了,我問他爲什麼?朋友說:現在房價已經進入到下落回調的週期裏了,所以即使還沒有房也不用着急,說不定明年還能撿到更加便宜的房子呢。如今有這樣觀點的剛需人羣逐漸多了起來。

筆者認爲,這話從表面上聽着有些道理,當前房價走勢要看政策的發展,在國家還沒有放鬆樓市調控之前,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大漲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反過來仔細想想房價就一定會跌嗎?筆者認爲可能性不大,因爲我們在瞭解房價高的同時也要清楚房價高的原因所在。

首先我們要梳理一下房價的構成部分,比例佔據最大的一定是土地成本,這個毋庸置疑,高地價在我們國家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很多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地段,近兩年各種所謂的“地王”層出不窮,幾十億、幾百億的土地比比皆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房價構成的成本價格。

其次,房價裏頭還包含了各種稅收成本,但所佔的比重不會太大。除此之外,還有各個商品房開發需要的建材、人工費、設計費、運營費等費用,但據專業人士表示,這些費用總共加起來大概也就2到3千元每平方米,所以高房價也不是由這些材料和人工費抬高的。

另外還有一組數據是大家不知道的,那就是過去的10年時間裏,土地價格的上漲速度其實比房價的上漲速度更快,因爲住宅用地是開發商拿錢買的,所以土地價格的具體數字只有做房地產開發的人員才比較瞭解,所有商品房的開發成本和開發商評估的利潤累加在一起就是最終的公佈的商品房售價。

目前很多樓市專家或是地產媒體都在預測說未來2到3年可以抄底樓市,可以買到低價的房子等等類似的觀點和論調。而筆者認爲,未來2到3年房價究竟會如何走向還得看土地價格,土地價格纔是決定一個城市房價的根本因素組成,土地價格不降,房價跌幅不會太大,甚至房價還會有上漲的壓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