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地方该不该买房,其实有很多影响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去判断2008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数量、宏观调控、信贷松紧、土地供给以及收入租金等。

广州房地产生态圈

货币、供需、人口

短期看货币,中期看供需,长期看人口。这应该是炒房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1短期看货币

今年以来,货币在房地产行业大幅收紧:提高首付比例,提高房贷利率……短期看,货币方面的相关政策是不支持房价一路飙升的。

2中期看供需

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目前的一代中老年人,往往会在自住房之外购置了额外的住房用作投资。现在,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实在太多,而这些家庭,子女在成家之后,很多是会从父母那里获得房产赠与,这也意味着,我们的90后,需求是跟不上的。

3长期看人口

中国的90后,数量只有80后的80%,而现在已经到了90后成为房产市场主要购买力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以90后为主题的购房总需求会下降。

所以,无论是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目前都不足以支撑房价再像前十年那样疯狂上涨,红利期已经要结束了。

广州房地产生态圈

高负债的“房奴”“白领”们

十年前,“白领”是很多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白领”中有相当一部分十分苦逼的中国新中产。这类人群收入尚可,有贷款买房的能力,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可能是在霸气的中国丈母娘的威逼利诱之下,好不容易攒够了、甚至是在家里的支援下集齐了房子的首付,然后过上了苦哈哈但也算幸福的“房奴”生活。但是这类人群的资产规划往往又是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负债收入比往往超过40%。

我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工资和房价会比较熟悉,就拿北京来举例吧。我的学长,研究生毕业工作七八年,工资平均每个月近三万,太太每月平均一万多。他家每个月需要还贷超过两万六,最近家里又迎来了小生命,花销直线上升。他们家庭每个月的负债收入比已经超过了60%。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遇到了困难,收入有下降的话,都可能会面临无力偿还房贷的问题。

虽然国家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上下徘徊,近期公布的数据甚至已经降低到4%以下,但是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现在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下图是2011年以来工业企业亏损家数的同比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2012年和2015年,企业的亏损家数大幅上升。虽然2017年以来企业亏损家数的同比已经降为了负数,但是前几年累积下来的效应还是可怕的。大量的亏损就意味着大量的裁员。

逃离北上广已经说了好多年了,想必大量的裁员也会推动大家逃离高生活成本的大城市。如果大量的“房奴”们负担不起高昂的贷款,出售房产,当量的供给流入市场,想必又是一大利空因素。

广州房地产生态圈

租购同权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模式

事实上,各地区也在着力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购房并不是唯一的生活形态,我们也不需要一辈子被一个房子所禁锢。很多地区已经开始着力制定租售同权的政策,减少购置房产的刚性需求,增加租房子的价值,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形态。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租房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生活形态之一,而可供租用的房子越多,信息也就越多,到将来可能租房也就不可能只是一个,看个过场就能够决定的行为,因此对于我们辨别租房的信息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房子是家的归属

有房子才叫“扎根”,相信很多在大城市租过房子的人都深有体会。每次租房子都舍不得装修,不舍得把太多感情投入到租的房子里,因为这只是一个住的地方而不是自己的家,我们对于房子的支配取决于房东而不是自己。不管自己每天在外面出入多么高档的写字楼,经手多么多大项目,交往多么大人物,回到家后,房东让你搬家,你也不敢拖着不走。

广州房地产生态圈

房住不炒!

如有侵权,请速联删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