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股已經再度漲回創紀錄的高位,但是許多外國投資者依然覺得,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在高位上繼續跟進。

  這些資金的湧入又爲美國股市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後者在過去十年的大多數時間裏表現都要好於全球市場。

  海外投資者們表示,雖然美國股票的估值已經很高,但是由於美國的經濟前景要明顯好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勞動力市場呈現強勢,消費支出也依然堅挺,因此美股依然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此外,國際局勢的明顯好轉也增強了這些海外玩家的信心,讓他們願意將自己的資金部署到全球最大經濟體身上。

  美國財政部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外國私營部門投資者持有美國股票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7.7萬億美元。所謂私營部門,意思就是還沒有計入外國主權財富基金和央行的投資,換言之,海外投資者持有美股的總量,很可能還要比這7.7萬億高得多。

  JP摩根資產管理駐香港全球市場策略師安德森(Hannah Anderson)指出:“現在,美國股市與全球其他地方之間已經出現了實實在在的成長前景差異。”

  FactSet的數據顯示,目前分析師們的平均預期是,標普500指數每股盈利2020年將增長9.7%,而歐洲的斯托克600指數是8.6%,日本的日經225指數更是隻有2.6%。

  安德森女士解釋道,在他們的海外委託人當中,對美股的胃口全年都呈現旺盛態勢,而且近期還有進一步抬升的趨向。許多客戶都計劃投入規模超過正常水平的大量現金,而這顯然有助於推動美股進一步走高。

  投資者顯然是在押注美股市場這種低風險加強勢表現的罕見組合局面能夠持續下去。將2019年也計算在內,近十年當中,美股有九年的表現都要好於全球市場。

  “近十年的表現記錄顯示,美股已經將高回報和安全集於一身。”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的跨資產量化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桑度(Paul Sandhu)指出,“通常情況下,安全也就意味着低迴報,但是這一次,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美股這種一枝獨秀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不止一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和其銀行業的反彈速度要明顯超過歐洲。與此同時,日本則依然深陷已經延續幾十年的停滯之中。

  同時,美國也是正在重塑整個世界和金融市場的科技大繁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許多美國最大的企業都是科技巨頭,比如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亞馬遜等。

  截至週三收盤,美股年度迄今爲止已經上漲了23%,按照正常節奏發展下去,市場今年將交出2013年以來最漂亮的答卷。與此同時,明晟全球指數年度迄今爲止的回報爲19%,指數不計美國部分的回報率爲14%。

  當然,美股現在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風險,那就是較之對手們要昂貴得多。比如,FactSet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當下的點位大約相當於未來十二個月盈利預期的18倍左右,已經明顯高過了法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市場的基準指標。

  這種差異或許只是簡單反映了投資者的預期,大家相信美國企業的利潤要增長得更爲迅速,而且事實也是,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腳步要比海外同行們穩健得多。不過,如果大家對其他市場的觀感發生了好轉,則看重價格的買家就可能受到誘惑,離開美國市場。

  “全球整體而言,股票價格應該說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BCA Research 首席全球策略師佈列岑(Peter Berezin)評論道,“不過,若是拋開美國不論,那就該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了。”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投資主管、全球多資產策略師福勒(Gerry Fowler)介紹說,最近幾周以來,伴隨一些指標顯示全球經濟已經觸及谷底,該公司向股票投入了更多資金,尤其是歐洲股票。“週期性的回暖對歐洲股票的影響將超過其他地方。”

  此外,美股的進一步上漲還面臨着其他一些潛在的困擾。比如,正在進行的彈劾調查,以及2020年總統大選就是投資者必須面對的兩大政治風險。

  對於美國經濟擴張週期的預期壽命,觀察家們也頗多質疑,畢竟,哪怕立即陷入衰退的預期近期已經退潮,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擴張週期已經創下了史上最長的紀錄。

  不過現在,投資者兩眼盯着的,主要卻全是美國身上的那些閃光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