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

2020年4月12日,武汉大学第263期博士沙龙“吾道不孤——人文学科博士的科研之路”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成功举办。第263期博士沙龙由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协办。

本期沙龙由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叶吉娜主持,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徐文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孙家珅两位主讲人立足自身的治学经历和学术成果,分享了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科研生活中的趣事,为在疫情期间居家开展科研、学习活动的莘莘学子带来了精神鼓舞,提供了宝贵经验。

主讲分享

01

博士生徐文泰分享

我与版本学:相爱相杀的日常

徐文泰同学的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版本学,即版本研究与现当代文学的结合。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为大家讲解了这一“冷门绝学”的理论缘起和发展脉络,勉励人文学科学子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学术精神,培养自己认真、细致、谨慎的态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徐文泰同学还分享了自己爱书、求书和藏书的趣闻,提出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接受人文的滋养和氤氲,“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建议大家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文本细读和史料挖掘,积累丰富的藏书量。最后,徐文泰同学贴心与各位听众分享了自己的投稿与写作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揣摩文章,理清思路;勤列提纲,瞻前顾后;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勉励同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以臻至善。

?徐文泰同学的分享主题以及他的寝室生活日常

02

博士生孙家珅分享

青い空:我和一个西太平洋岛屿的故事

孙家珅同学的学术研究基于扎实的实践调研工作,他讲述了自己与琉球群岛结缘、将琉球·冲绳史作为研究课题的动人故事。孙家珅同学介绍了琉球群岛的地理位置,追溯其历史进程,阐明了琉球群岛的独特魅力。

他梳理了自己研究琉球问题的四个途径:一是档案文献资料的发掘,二是社会活动的观察和参与,三是对各类“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四是深入岛屿的田野调查,由此获得对当代冲绳社会更加深入的感知和体悟。通过回顾自己的研究之旅,孙家珅同学建议人文学科学子要深知勤能补拙,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有所得。

?孙家珅同学的分享主题以及他的具体解读

问答环节

两位主讲人的精彩分享引发了现场人文学科学子的广泛共鸣,同学们就分享内容进行了提问和讨论,与两位主讲人展开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出人文学科学子慎思明辨、治学求进的精神。

Q

听了家珅学长的发言,我对琉球刺青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请学长展开讲述一下。

孙家珅:琉球刺青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纹身。作为一个传统标志,它经历了从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落后和野蛮的象征到再次成为时尚的风潮和族群自我表达的符号的演变历程,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Q

请问家珅学长是如何将族群认同意识确定为自己的研究问题的呢?

孙家珅:一开始,我的硕士导师了解到我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因此建议我研究琉球群岛美军基地的相关问题。在深入了解琉球群岛之后,我发现琉球群岛上复杂的族群认同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便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挖掘。

Q

Q:请问文泰学长对于研究生从版本学角度切入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文泰:第一,要广泛地收集任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史料和文献,比如年谱、传记等,对于研究课题背景有一个直观全面的把握;第二,按照从初刊本、初版本、修订本到文集选集的顺序梳理文本;第三,阐释要与大文学史相呼应,确定版本变迁的价值和意义,也要与思潮史相呼应,把握版本修改与时代大气候的关联;第四,收集大量同领域研究者的访谈、记录、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进行创新性研究。

Q

Q:请文泰学长分享一下自己购买书籍的经验。

徐文泰:可以关注中国图书网、当当、京东等商家的满减活动,购买旧书可以浏览孔夫子旧书网,挑选品相好、价格低的旧书来买。也可以在微信号上购买电子图书。

? 同学们通过会议聊天室积极向两位主讲人提问

活动总结

徐文泰和孙家珅两位主讲人以丰富的个人经历展现出人文学科博士生的科研日常,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学术生活并不枯燥,反而因为热爱而其乐无穷。同时,两位主讲人勤学善思、钻坚研微的治学态度也为人文学科学子树立了榜样。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求索真知,也心怀天下。

在疫情期间,武大人文学科学子秉持“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校训,既密切关注疫情时事,又牢记学习科研任务,潜心钻研学术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线上方式与其他高校的同学们开展交流活动,彼此沟通,互相学习,展现了当代人文学科学子的知识能力与责任担当。

博士生分会

文学院研究生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