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回顧

2020年4月12日,武漢大學第263期博士沙龍“吾道不孤——人文學科博士的科研之路”在騰訊會議線上平臺成功舉辦。第263期博士沙龍由武漢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團武漢大學委員會主辦,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研究生會承辦,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會、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會協辦。

本期沙龍由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葉吉娜主持,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徐文泰、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世界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孫家珅兩位主講人立足自身的治學經歷和學術成果,分享了人文學科博士研究生科研生活中的趣事,爲在疫情期間居家開展科研、學習活動的莘莘學子帶來了精神鼓舞,提供了寶貴經驗。

主講分享

01

博士生徐文泰分享

我與版本學:相愛相殺的日常

徐文泰同學的研究方向爲現當代文學版本學,即版本研究與現當代文學的結合。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地爲大家講解了這一“冷門絕學”的理論緣起和發展脈絡,勉勵人文學科學子堅持“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學術精神,培養自己認真、細緻、謹慎的態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精益求精。

徐文泰同學還分享了自己愛書、求書和藏書的趣聞,提出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接受人文的滋養和氤氳,“腹有詩書氣自華”,他建議大家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注重文本細讀和史料挖掘,積累豐富的藏書量。最後,徐文泰同學貼心與各位聽衆分享了自己的投稿與寫作經驗,總結起來就是“對症下藥,投其所好;揣摩文章,理清思路;勤列提綱,瞻前顧後;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勉勵同學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不斷求索,以臻至善。

?徐文泰同學的分享主題以及他的寢室生活日常

02

博士生孫家珅分享

青い空:我和一個西太平洋島嶼的故事

孫家珅同學的學術研究基於紮實的實踐調研工作,他講述了自己與琉球羣島結緣、將琉球·沖繩史作爲研究課題的動人故事。孫家珅同學介紹了琉球羣島的地理位置,追溯其歷史進程,闡明瞭琉球羣島的獨特魅力。

他梳理了自己研究琉球問題的四個途徑:一是檔案文獻資料的發掘,二是社會活動的觀察和參與,三是對各類“文本”的分析和解讀,四是深入島嶼的田野調查,由此獲得對當代沖繩社會更加深入的感知和體悟。通過回顧自己的研究之旅,孫家珅同學建議人文學科學子要深知勤能補拙,只要鍥而不捨,終會有所得。

?孫家珅同學的分享主題以及他的具體解讀

問答環節

兩位主講人的精彩分享引發了現場人文學科學子的廣泛共鳴,同學們就分享內容進行了提問和討論,與兩位主講人展開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出人文學科學子慎思明辨、治學求進的精神。

Q

聽了家珅學長的發言,我對琉球刺青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想請學長展開講述一下。

孫家珅:琉球刺青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紋身。作爲一個傳統標誌,它經歷了從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落後和野蠻的象徵到再次成爲時尚的風潮和族羣自我表達的符號的演變歷程,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

Q

請問家珅學長是如何將族羣認同意識確定爲自己的研究問題的呢?

孫家珅:一開始,我的碩士導師瞭解到我有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因此建議我研究琉球羣島美軍基地的相關問題。在深入瞭解琉球羣島之後,我發現琉球羣島上覆雜的族羣認同亦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便對這一問題展開了研究和挖掘。

Q

Q:請問文泰學長對於研究生從版本學角度切入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徐文泰:第一,要廣泛地收集任何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史料和文獻,比如年譜、傳記等,對於研究課題背景有一個直觀全面的把握;第二,按照從初刊本、初版本、修訂本到文集選集的順序梳理文本;第三,闡釋要與大文學史相呼應,確定版本變遷的價值和意義,也要與思潮史相呼應,把握版本修改與時代大氣候的關聯;第四,收集大量同領域研究者的訪談、記錄、論文,在前人的基礎之上深入挖掘,進行創新性研究。

Q

Q:請文泰學長分享一下自己購買書籍的經驗。

徐文泰:可以關注中國圖書網、噹噹、京東等商家的滿減活動,購買舊書可以瀏覽孔夫子舊書網,挑選品相好、價格低的舊書來買。也可以在微信號上購買電子圖書。

? 同學們通過會議聊天室積極向兩位主講人提問

活動總結

徐文泰和孫家珅兩位主講人以豐富的個人經歷展現出人文學科博士生的科研日常,人文學科博士生的學術生活並不枯燥,反而因爲熱愛而其樂無窮。同時,兩位主講人勤學善思、鑽堅研微的治學態度也爲人文學科學子樹立了榜樣。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求索真知,也心懷天下。

在疫情期間,武大人文學科學子秉持“自強、弘毅、求實、拓新”的校訓,既密切關注疫情時事,又牢記學習科研任務,潛心鑽研學術的同時,積極通過各種線上方式與其他高校的同學們開展交流活動,彼此溝通,互相學習,展現了當代人文學科學子的知識能力與責任擔當。

博士生分會

文學院研究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