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覬覦、齟齬……”這並非老師的聽寫,而是90後陳柯宇創作的歌詞。這首《生僻字》包括了至少22個含生僻字的成語和8個生僻詞,近日在網絡爆紅。

《生僻字》的創作者陳柯宇出生於1990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是一名獨立音樂人。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這首歌實際上2017年11月份就已經發布了,但是他先後在抖音上發佈過十來次,都沒有激起水花。直到今年12月4日重新發布時,突然引發關注,3個小時就獲得了100萬點贊。

12月11日,陳柯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大家能因爲喜歡這首歌,記住這些生僻字。

陳柯宇演唱《生僻字》。 視頻截圖

新京報:這首歌的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陳柯宇:其實是突發奇想,產生了這個靈感。以前常在微博上看到“又雙叒叕”這幾個字,就想到如果把這些生僻字寫成歌應該挺有意思。

歌詞裏的字80%是之前就認識的,因爲大多是高考要考的詞語。寫歌的時候,我搜集了很多生僻字和成語,整理出來上百個,然後從中篩選能夠押韻的詞放在一起,其實拼接起來並沒有特別的含義。

這首歌挺難錄的,寫出來之後配唱,最難的那段捋了兩三天才捋順,當然到現在已經能倒背如流了。

新京報:這首歌是怎麼火起來的?

陳柯宇:其實這首歌2017年11月份就發了,但是剛發時沒什麼反響。我自己覺得這歌肯定會火,就拿給身邊的人聽,結果他們都覺得不會火,都說“你這個歌太難唱了,沒人會唱,就你會唱”,除了我媽說過可能會火。

我之前也在抖音上發過不少於十次,一點效果都沒有,這次再發突然就火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發佈之後手機就一直震動,三小時就有100萬點讚了,第三天漲到了250萬。

新京報:爲什麼自己覺得會火?

陳柯宇:首先我覺得這是沒人寫過的東西,情歌甜歌大家都會去寫,因爲很多人告訴你這是市場,需要迎合一下,我也會寫。但是我覺得一個音樂人想要有作品走到大家面前,還是需要有獨特的風格和作品。

新京報:通過這首歌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陳柯宇:希望大家能因爲喜歡這首歌,記住這些生僻字。我記得小時候默寫《明月幾時有》的時候,會一邊唱一邊默寫,就很容易默寫下來。現在有人給我發私信說,學校的老師已經佈置了作業,讓他們把這些生僻字念熟。

我比較希望用有趣味的方式去傳播正能量,《生僻字》之後還寫過一首歌叫《別賭了》,希望大家能遠離賭博。

新京報:你的微博認證是獨立音樂人?

陳柯宇:對,我是從2015年開始做獨立音樂人的,寫了有二三十首原創,也有過兩首聽衆比較多的歌,但是沒有出過特別火的作品。

新京報:做獨立音樂人有收入來源嗎?

陳柯宇:我自己辦了一家婚慶公司,一邊做生意,一邊做音樂,做生意的錢大多都投到音樂上了。之前看不到任何火花,一首歌發出去,評論三四十條,就結束了。只看到扔錢,看不到收益,這也是大多數音樂人的現狀。但是音樂是我自己的興趣,用自己掙的錢來支撐這個興趣,就不會怎麼考慮收益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王露曉 編輯 張太凌 校對 陸愛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