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新近下水的福特級肯尼迪號航母

近日,據媒體報道,有一個大國近日在海軍建設方面喜報頻傳,其一艘航母剛完成海試,又一艘核航母隨後就完成命名,而這個國家不是中國和英國,而是近數十年來的世界海權霸主美國,兩艘航母則是號稱全世界應用技術最先進的福特級,不過,儘管福特級身上幾乎用盡了美國軍工業界當時掌握的所有新技術,當初卻不被電磁專家馬偉明院士看好,隨後的事實證明,馬院士的判斷也是頗有遠見的。


圖爲福特級首艦福特號航母

想當初,福特級航母首艦在2013年下水的時候可謂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拋開其11.2萬噸的驚人滿載排水量和硬朗前衛的艦島設計風格不談,該級艦上所應用的新技術、新概念也堪稱“琳琅滿目”:使艦載機收放效率大增的電磁彈射系統和智能攔阻系統,優化節能的新型動力系統和艦內配電系統,還有功能強大的艦載主動相控陣雷達與作戰指揮系統,使得該艦自從出世就被扶上了“未來戰艦”的寶座。

然而,在後續的第一輪海試及服役部署過程中,福特級的這個寶座便開始坐不穩了:先是其引以爲豪的電磁彈射系統和智能攔阻系統開始在艦機磨合當中故障頻發,在某一時期內,其艦載機的彈射及回收活動失敗率竟都超過了1%,這對於會被派駐到熱點地區參與實戰的美國海軍航母而言有些過分了,要是在戰時,很可能會造成貽誤戰機的嚴重後果。


圖爲在海試中高速轉舵的福特號航母

隨後,福特號暴露出了更多問題:其新式的配電系統並不如預想中的可靠,而用於將蒸汽轉化爲電力的動力系統重要配件也出現過故障情況,這些更是美國軍方作爲用戶無法接受的故障,此外,由於一些設計方面的磨合問題,福特號直到近期仍然只安裝了艦上11臺新式彈藥升降機中的2臺,可以說連基本的作戰保障都做不到。

也正因種種毛病纏身,福特號在2017年宣佈服役後一直未能形成穩定戰鬥力並參加實戰化部署,不得不回到船廠進行大修並重新海試,而在最新一次完成的海試當中,其技術狀態與性能表現依然不能令人滿意,數年前全世界軍迷眼中的“未來戰艦”,也已經成了飽受嘲笑的“問題寶寶”。


圖爲船塢中的肯尼迪號航母

如今,福特級二號艦也在一片非議當中比原計劃提前幾個月下水了,並且以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爲之命名,至於這位提早誕生的“後起之秀”是會一改其“姐姐”福特號留給世人的那問題纏身的形象,還是重蹈覆轍,陷入海試與返廠的惡性循環當中,就要留給時間來證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