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舊日本海軍的艦船中,重巡洋艦“青葉”號就曾三次經歷“大破”仍堅挺不沉,每次還能拖着殘敗的艦體回到吳港,命大堪比“雪風”號。1944年10月,“青葉”號從事兵力運輸任務加入了捷一號作戰(萊特灣海戰),結果遭到美軍潛艇雷擊,第三次“大破”。


日語中有一個詞語叫“大破”,意思是指物體破損到無法修理的程度,中文的“重創”也之相當。在舊日本海軍的艦船中,重巡洋艦“青葉”號就曾三次經歷“大破”仍堅挺不沉,每次還能拖着殘敗的艦體回到吳港,命大堪比“雪風”號。

1、古鷹級?青葉級?

2016年11月日本上映了一部動畫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該電影以太平洋戰爭前後的吳市爲舞臺,主人公小鈴的青梅竹馬加入了海軍,服役的軍艦正是重巡洋艦“青葉”號。在電影宣傳海報上也出現了“青葉”號。這艘與人印象深刻的軍艦,正如漫畫和電影中描繪的那樣,終戰時在吳港內坐沉。


▇動畫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宣傳海報,圖中的軍艦正是“青葉”號重巡洋艦。

青葉級重巡洋艦是繼古鷹級之後建造的近代化重巡洋艦(以當時的分類標準稱爲一等巡洋艦),受當時簽訂的華頓海軍軍縮條約的限制。在計劃建造之初,有兩艘青葉級作爲古鷹級的3、4號艦建造,“青葉”號是其中的4號艦。

青葉級的基本設計與古鷹級相同,不過,之後根據早一年就役的“古鷹”號的運用數據加以改進,最終,艦型變得與古鷹級不一樣,故而當作另一類型對待。特別是主炮,“古鷹”、“加古”號裝備的是6座200毫米單裝炮,青葉級爲了提高射擊速度而改裝了3座200毫米雙聯裝炮,這一點也是與古鷹級區別的最大識別點(之後兩艘古鷹級也改裝了3座聯裝炮)。


▇1927年7月23日公試中的“青葉”號。

在建造之初,聯裝炮齊射時炮彈散佈不規律的問題一直困擾研究人員,之後通過研究判明由於聯裝炮的炮身相近,同時射擊時,炮彈在飛行過程中相互間會產生干擾。於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聯裝炮的火控系統設計爲錯開0.3秒再射擊。這套系統也用於之後日本海軍的所有聯裝炮。

此外,從6座單裝炮改爲3座聯裝炮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節約了空間。繼青葉級之後建造的妙高級重巡洋艦仍受到軍縮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打擦邊球,最大限度建造船體,艦內的武備、裝甲和水兵艙擠得滿滿當當,居住環境惡劣。相比之下,青葉級顯得寬鬆有餘。值得一提的是,與“青葉”號同級的“衣笠”號有充分的艦內空間,得益於此,它成爲日本海軍第一艘安裝飛機彈射機的巡洋艦。


▇“青葉”號後部的彈射機上可見水上飛機。

2、第一次“大破”

太平洋戰爭開始後,“青葉”號與姊妹艦“衣笠”號、準同級艦“古鷹”、“加古”號等一同行動。

“青葉”號參加的戰鬥最值得特書的是第一次所羅門海戰。這場海戰爆發於1942年8月上旬,日軍企圖對已經佔領瓜島的美軍實施夜襲將其擊退,在拉包爾集結了5艘重巡、2艘輕巡和1艘驅逐艦。相比之下,美澳聯軍有6艘重巡、2艘輕巡和8艘驅逐艦,戰力數量上佔優。儘管如此,由於美澳聯軍情報沒有及時共享以及指揮混亂等,在這場海戰中有4艘重巡被擊沉,1艘輕巡及驅逐艦重創,1艘驅逐艦中等受損。日方只有2艘重巡受輕傷,不過,日方擔心美軍的反擊,並沒有完成原定攻擊運輸船隊的任務就撤退,只能算是取得戰術上的勝利,再加上在返程途中“加古”號被美軍潛艇擊沉,戰果進一步打折。

接着,“青葉”號又參加了8月下旬的第二次所羅門海戰。10月上旬,參加薩沃島海戰。在這場海戰中,“青葉”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艦橋、2號與3號炮塔、彈射機等中彈,不僅如此,戰隊司令官五藤少將等多名高級軍官死傷,指揮中樞癱瘓加上炮塔損傷致使戰鬥力大幅下降,只能施放煙幕撤退。在特魯克進行損傷調查時,負責檢查的造船軍官表示“如果擊中的炮彈全部爆炸的話,必沉無疑”,換言之,“青葉”號雖然命中多發炸彈,但有大半並沒有爆炸,幸運的撿回一條命。


▇在薩沃島海戰中受傷的“青葉”號。

在特魯克實施簡單的修理後,“青葉”號返回吳港做進一步修理,趁此拆掉了無法修理的3號炮塔,代以安裝防空機槍等。

3、“大破”再“大破”

“青葉”號接受了約4個月的大修,1943年2月下旬,又駛往特魯克,立於拉包爾方面的最前線。但是,一個多月後的4月3日,“青葉”號在新愛爾蘭島卡維恩海域再次遭到美軍B-17的轟炸,艦上搭載的魚雷被引爆,二次“大破”,在淺灘擱淺無法動彈。與上次一樣,在應急修理後又返回吳港進行大修。

“青葉”號此次在吳港沒有修理關鍵部位,最高航速停在28節。1943年12月,雖然又回到戰線,但是在相對後方的新加城方面從事運輸任務。

1944年10月,“青葉”號從事兵力運輸任務加入了捷一號作戰(萊特灣海戰),結果遭到美軍潛艇雷擊,第三次“大破”。在馬尼拉灣經應急修理後返回吳港。動畫電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宣傳海報上從艦尾描繪的“青葉”號正是此時回到吳港的一幕。

這次雷擊的傷害比前兩次更嚴重,吳海軍工廠考慮到此次需要長時間佔用船塢進行修理,故而將“青葉”號的修理暫時擱置,繫留在工廠附近。7月,美軍空襲吳港,繫留的“青葉”號成了美軍艦載機的活靶子,一頓猛攻後中彈坐沉。8月15日,坐沉狀態中的“青葉”號迎來了戰爭結束。


▇繫留在吳港穿底坐沉的“青葉”號。

以一等巡洋艦建造的日本海軍重巡洋艦之中,除了“青葉”號,只有“妙高”和“高雄”號倖存到戰後。戰爭結束時,“妙高”和“高雄”號正在新加坡,由英軍接手處理,將它們沉沒於馬六甲海峽。“青葉”號則在日本國內的造船廠由日本人解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較“妙高”和“高雄”號,“青葉”號是“幸福”的。


▇正在解體的“青葉”號。

與“青葉”號同在吳港“大破”坐沉的還有重巡洋艦“利根”號,但是在官方文件上,它的身份從始至終只是二等巡洋艦,即輕巡洋艦。戰後也在日本國內解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