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考古人员在地宫入口拍摄的。1955年郭沫若与几位明史专家一同发起挖掘长陵的申请,但受限于规模巨大,申请遭到拒绝。规模稍小的定陵便成为了积累经验的目标。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个之一。1956年"实验性发掘"正式开始。


这是考古人员从"金刚墙"上取下砖石。在大概三个月后,考古人员发现一块记录了金刚墙位置的石碑,大家因此找到了"金刚墙"。


考古人员正试着将挡门石头推开。砖石取下后可以看到一扇白玉门,这扇门正是地宫大门,是经过雕刻的整块汉白玉石。门后有一块"自来石"阻止人进入。


地宫大门打开后可以看到,墓室地上的木头由于年头太久都已腐烂,上头还有运输留下的车辙痕迹。前方的大门通往地宫的中殿。


中殿中有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汉白玉宝座以及很多陪葬品。龙缸中放着已经凝固的香油,还有发霉的痕迹。


后殿是保存棺椁的地方。宝床上孝靖皇后的棺椁由于是迁葬过来的已经腐朽,其他两口倒是仍然完好。


这是龙纹瓷器,盛放的箱子已经腐朽。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精致的陪葬品,但箱子大多都腐烂了。


考古人员将木板放在棺材上,通过这种方式,在不损伤棺椁的情况下清理文物。


这件金冠是由金丝焊接制成,每根金丝只有0.2毫米,薄如轻纱,制作人的技艺之高超可见一斑。这是考古人员从皇帝棺椁中取出金冠,当时的考古经验不多,人们还没有佩戴手套接触文物的意识。


这是万历皇帝的尸骸,可以看到骨架依旧完整。在六十年代时万历及两位皇后的骸骨就已被焚毁,红漆棺椁也被丢入山里。发掘出的古物中多数都遭受碳化损毁,十分惨痛。得此经验,国家在条件允许前都禁止发掘古帝陵墓。

相关文章